当前位置:首页 |
|
今年以来,苍南县民政局紧紧围绕“兜住底、兜准底、兜好底”目标,锚定稳步提升保障标准、深化低收入家庭综合帮扶集成改革、推进“1619”接续奋斗计划三大核心任务,积极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救助服务体系,在公共服务一体化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一、精准施策兜牢底线,救助效能持续提升。
标准稳步提高:依托“大救助”平台,严格落实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实现救助对象精准施策与动态管理。城乡低保标准统一1145元/月,特困人员基本生活保障标准由每人每月1556元调整到每人每月1662元,确保救助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
资金直达高效:推行“资金直发+动态监测”模式,救助金每月10日前直达救助对象账户,杜绝中间环节。2025年累计发放各类救助资金达1.22亿元,惠及一类救助对象13333户22358人、二类对象177户361人,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审批效率显著提高,如南宋镇李平(化名)从发现困难到完成低保审批仅用时18天。
二、跨界联动集成服务,打造区域协作标杆。
首创边界救助机制:创新建立浙闽边界“两市四县”社会救助服务一体化机制,获《中国纪检监察报》专题报道并入选省发改委典型案例。以全省首个镇级民生综合体——马站镇民生综合体为核心,构建“15分钟救助圈”,实现跨省域“物质+服务”深度融合。
服务精准触达:设立浙闽边界服务专窗,通过“夕阳关爱计划”为300余名边界困难老人建立动态健康档案并提供定期服务。开展“汇聚微光·暖润童心”助学行动,资助30名寒门学子。创新“线上+线下”双平台和“分级认领”机制,累计实现困难群众“微心愿”32174个,价值267.93万元,其中跨省圆梦超100个。
拓宽增收渠道:联合146家企业打造23个“共富工坊”,帮助510名困难群众实现就业,人均月增收约2000元。投入59.2万元推进“善居工程”,完成37户困难家庭居住环境改造。综合体累计链接物资超20万元,代办民生事项200余件,成为区域救助服务典范。
三、就业教育双轮驱动,激发内生发展动力。
精准就业帮扶:建立就业需求动态摸排机制,联合人社部门精准匹配岗位。打造“订单式”技能培训体系,针对家政、电商等热门行业开展12期专项培训,覆盖800余人次。推行“就业帮扶专员”制度提供“一站式”服务。
深化“1619”计划:聚焦低收入家庭青少年,落实“一套资助体系(人均年资助4000元)、一个实训基地、一条就业通道”,建立“心理疏导+学业跟踪”双干预机制,累计帮扶271名困难学生,发放资助金165.88万元。
产业帮扶显效:上架17个产业帮扶项目,2025年带动1873人次参与,实现收益266.43万元。其中,苍南县万顺广场“居然之家”折股量化项目,总投资2490多万元,吸引17个村集体抱团参与,预计每村年增收5.6万元以上,带动450余户低收入农户年均增收约2000元,已实现收益155万余元,有效激活困难群众内生动力。
下一步,苍南县民政局将继续深化社会救助领域公共服务一体化改革,不断优化政策落实机制,强化就业教育协同帮扶,深化数据共享与智能应用,努力为困难群众提供更精准、更高效、更有温度的服务,为温州市乃至全省社会救助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苍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