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政动态  ->  县市动态
三驱联动”助推临时救助提速增效
发布日期:2025-05-06 09:07:55 来源:乐清市民政局 浏览次数: 字号:[ ]

临时救助是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的重要民生举措。近年来,乐清市民政局始终坚持“主动发现、精准救助”的工作理念,聚焦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和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积极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临时救助体系,让兜底保障有温度、精准救助有力度。

一是主动发现,精准识别“零盲区”。构建“线上预警+线下摸排”双预警机制,线上依托省大救助系统及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平台实时预警,精准识别因病、因灾、因学潜在救助对象;线下深化“大数据+网格化”模式,依托全市25个乡镇级助联体服务站及514个村社级助联体服务站作为“前沿哨”,由村(社区)干部、网格员等组成“移动哨点”,常态化深入村社开展走访排查,主动发现困难群众,将响应时间压缩至24小时以内。今年以来,线上线下排摸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群众7000余人次,主动发现并救助困难群众82人次,救助金额达10万余元。

二是资金保障,高效救助“解急难”。坚持“保基本、救急难、提时效”原则,优化救助资金“分级审批、直达个人”机制。联合财政部门,印发《关于在乡镇(街道)建立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的通知》文件,在乡镇(街道)建立临时救助备用金池,每年适时对临时救助备用金有缺口的乡镇(街道)给予补足。建立“急难型”救助绿色通道,对遭遇突发事件的群众实行“先救助、后补手续”,确保困难对象能够及时获得应急性、过渡性的救助。目前,通过该渠道已累计发放47余万元,惠及807人次。资金使用效率和救助时效性显著提升,切实为困难群众托起了生活的希望。

三是拓展模式,多元帮扶“添温度”。为满足困难群众多样化需求,积极探索开展“物质+服务”的救助模式。一是延伸救助范围,加大教育、医疗等救助力度,同时联合检察院制定未成年人临时专项救助机制,完善对未成年人的司法救助和社会救助帮扶体系。二是积极链接社会资源,引入专业社会组织和志愿者服务团队,为困难群众提供心理疏导、就业指导、医疗服务、生活照料等多元化救助服务。如低边户朱某,肢体四级残疾,今年29岁,因踝关节手术产生高额医疗费,工作人员排查发现其困难情况后,迅速启动临时救助程序,为其发放救助金5000元,同时链接市级助联体提供康复训练,协调企业提供居家就业岗位,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帮助其顺利渡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