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政动态  ->  县市动态
“共建共享”聚力打造“添翼农场+培创园”苍南模式
发布日期:2025-04-07 09:06:39 来源:苍南县民政局 浏览次数: 字号:[ ]

近年来,苍南县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持续关心关注未成年人事业高质量发展,坚持以苍南首创精神,引导发动“政+社+企”多元力量融合,全方位打造“添翼农场+培创园”苍南模式样板。为苍南未成年人群体以及家庭提供“亲子互动、交流融合、共享体验、技能培养”幸福场景,同时有效整合盘活苍南县域周边农耕农作的闲置自然资源,为苍南乡村振兴、未成年人事业创新跨越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一、“共建共享、创新理念”打造幸福场景。苍南“添翼农场+培创园”以首创理念建园。入驻苍南县灵溪镇晓峰村,占地22亩,主要以果蔬种植、花园体验、花卉培植相结合的主要场景设置,为苍南未成年人群体提供康复教育培训相结合的基地,实施课程化、项目化、实训化的科学规范管理,引导苍南未成年人群体以及困境儿童自愿参与农事劳动,让其通过动手实践来体验生活、感受自然,打开心灵之窗,养成良好的思维与行为习惯,同时通过农业专家引领与家长陪伴,促进合作交流,增强沟通能力,积累职业经验,提升劳动技能,增进其自信、自理、自立、自强的生存与成长能力,以掌握一技之长,较好融入社会,实现苍南“农疗助康复”的良性循环内外环境,提供有力支撑。

二、“互通互融、创新模式”打造多元板块。苍南县“添翼农场+培创园”以景怡人运营模式。园区划分不同区域功能,设“五场”文化区域,打造“希望农场”、“互助农场”、“融合农场”、“智慧农场”、“快乐农场”五个适宜未成年人群体需求板块。“五场”文化区域的分布,各自承担不同育人功能,对应新型农业的生产要素成就的聚集展示区、传统劳动精神的萌发培育区、红色劳模精神的养正沉淀区、现代工匠精神的塑造加工区、经营服务主体的幸福孵化区,通过专家引领、家长陪伴、亲自参与等教学实践途径,分别开展培育种植、劳动实践、采摘存储、现代加工、快乐营销等多种形式的劳动经营活动,形成“学习、生产、加工、销售”的“学、产、加、销”一体化、系列化的体验式的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等教育教学模式。为未成年人群体培创阵地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三、“宜老宜幼、创新分享”打造快乐基地。苍南县未成年人保护中心联合苍南县社会福利中心、苍南县天爱康复培训学校,共同助力“添翼农场+培创园”建设,为“一老一小”群体提供展示价值平台。组织发动自愿参与有体力有农业特长的老人群体发挥帮扶作用,助力未成年人群体技能受益,实现价值共同分享目的。通过以老带小,以老帮小,让其在传授农业农作技艺经验的同时,享受“爷孙般”的美好田园时光,既能打造出“添翼农场+培创园”特色,又能够实现助力老人们老有所为、少有所乐的工作目标。通过劳动积分获取经济收益管理模式,让苍南老人群体和未成年人群体实现价值共同分享。

据悉,苍南“添翼农场+培创园”创建,终极目标是通过“劳”以启智,“动”以润心惠及苍南未成年人群体。以全面实施新时代劳动培育,集“新型农业的劳动教学与生产实践、农产品的现代化加工与线上线下经营销售”为一体苍南模式,初步搭建起困境未成年人“心灵转变-提升愿景-掌握技术-形成技能-就业创业”的劳动育人平台,打造成“机构里润心学习、活动中启智改变、劳动中培根成长、实践中塑能提升、园区内就业创新、社会上自我超越”的劳动育人品牌特色,擦亮苍南“添翼农场+培创园”金名片,为“添翼农场+培创园”的良性发展、未成年人事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