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各县(市、区)民政局,龙港市社会事业局:
现将《2024年全市水库移民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温州市民政局
2024年4月26日
(此件公开发布)
2024年全市水库移民工作要点
2024年,全市水库移民工作总体思路是: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水库移民工作重要指示批示和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水库移民安稳共富行动总牵引,依法科学推进移民安置工作,稳步实施后期扶持政策,提高移民生产生活水平,促进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和谐稳定,推动温州移民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着力在提升移民安置质效上攻坚突破
积极应对我市水利水电项目建设高峰期,加强移民安置全过程管理,着力提升移民安置质量和效果。一要推动工作创新。积极推动新建水库移民安置工作创新,精心提炼一批移民安置典型案例,特别是永嘉、泰顺抽蓄项目要及时总结提炼本地区移民安置实施和验收工作经验。二要做好服务保障。聚焦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持续做好服务保障“加减法”,依法依规保障好水库移民合法权益。强化新建水库移民安置前期、实施、验收工作监督和服务,编制新建水库移民安置年度计划、任务清单、服务清单,实行新建(拟建)水利水电工程基本情况动态季报制度,及时完成辖区内大中型水库移民安置数据归集工作。高质量完成泰顺甲家渡水电站、瑞安六科水库前期移民安置规划编制和报审工作,高标准抓好乐清银溪水库、永嘉抽蓄电站、泰顺抽蓄电站、泰顺垟溪水电站实施管理和阶段性验收工作,积极稳妥做好平阳顺溪水利枢纽工程移民安置自(初)验、竣工验收工作。积极配合福建上白石水利枢纽工程业主单位做好相关移民安置前期工作。
二、着力在推进移民共富项目提质增效上攻坚突破
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部署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要求,对照水库移民后期扶持中长期目标,统筹推进后扶政策实施,有效提升移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一要打造移民项目示范典型。抓好抓实2024-2025年8个省级示范项目建设,做深做细前期,加强过程监督,力争早日落地落实、造福移民。做好2022-2023年9个省级示范项目后续工作,做好资产交接和登记手续,明确产权和管护主体,尽快产生效益反哺移民。鼓励以县、乡为单位培育移民村社联合体,扶持一批发展起点高、规模效益优、影响覆盖广、社会反响好、移民群众满意度高的产业项目,打造一批移民群众可感、可知、可享的水库共同富裕示范典型。二要拓展移民共富路径。全市共安排约2亿元左右投向移民扶持项目,其中投向移民产业转型升级方向资金占比达到50%以上,着力解决移民因产业缺失影响增长收入以及其他基础设施短板影响发展等问题。鼓励各地结合实际,按照“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旅则旅”的方向,做大做强移民村集体经济,助推移民增收致富。区位条件好、经济发展优的地方,建设农贸市场、标准厂房等移民产业项目;资源要素相对匮乏的山区库区县,在不影响水源保护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库区和移民安置区新质生产力潜能,积极发展休闲度假、养老养生、民俗体验等服务业。三要盘活资产提质增效。贯彻落实水利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管理和资产监管的通知》要求,2024年6月底前完成项目资产的全面摸底,做好项目资产确权登记等工作,加强移民后扶项目和资产监管。持续优化现有的存量移民资产,通过山海协作、结对帮扶、招商引资等多种形式挖掘资源优势、改造提升活力。积极引入县级强村公司统筹经营,提升存量资产的使用效益。加强移民资产管理人才建设,建立移民产业扶持项目利益联结机制,实现挖掘现有人才潜力和引入外部人才并举,利用移民资产发展特色产业,带动村民移民增收致富。
三、着力在建设移民美丽家园上攻坚突破
以乡村振兴发展为统领,以“千万工程”为牵引,以“环境和美、产业和融、人文和润、治理和谐、生活和顺”为重点,加快推进库区和移民安置区乡村振兴。一要统筹推进移民和美幸福家园建设。以移民人口较多的政府安置移民村(水库移民人数超过100人或者水库移民人数位居当地水库移民村前40%)为重点,持续探索和美移民村、移民未来乡村、和美移民村集聚带、和美幸福库区的发展路径,逐步形成点、线、面、网、集成化、体系化、梯次化的水库移民和美幸福家园建设格局。加强与农业农村部门之间协调配合,争取更多的重点移民村、库区村纳入农业农村部门“三基三主”精品示范乡村、党建引领乡村连片提升示范区和未来乡村等名单,力争建成一批、提升一批、储备一批和美移民村、移民未来乡村。全年聚力打造和美移民村35个、和美移民村集聚带1条。二要持续推进“双十提升”行动。聚焦和美移民村建设,持续推进移民和美乡村“双十提升”行动,助推库区和移民安置区乡村振兴。在全市移民村中确定10个薄弱村和10个示范村,通过资金倾斜、挂钩督导、精准扶持等举措,充分发挥示范村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薄弱村的重点整治提升,抓两头促中间,辐射带动全市移民村建设提质增效,努力打造民富村强景美的和美移民乡村幸福实景。
四、着力在提升移民就业创业能力上攻坚突破
持续优化移民群众就业创业环境,打好移民兜底保障+金融支持+就业帮扶等系列惠民政策“组合拳”。一要实施精准扶持。做好水库移民信息系统的信息维护,健全完善移民身份信息、安置信息、资金信息等关键数据,保证省市县移民信息精准统一。移民人口复核工作要扎实做好直补移民精准识别,要通过省水库移民管理信息系统、市政府利民补助“一键达”系统、县乡村层层复核等方式开展,做到应扶尽扶、有进有出。二要兜牢民生保障。持续投保3.7万珊溪原迁移民及其安置房屋的人身、财产保险,有条件的县(市、区)实施水库移民城乡居民医保补助等优惠政策,兜牢兜稳民生底线,激发移民就业创业活力。三要优化创就业环境。坚持在移民劳动力培训上持续发力,全年计划培训移民3000人次以上。鼓励对自主创业移民的金融支持,支持对移民创业贷款开展普惠性贴息。鼓励移民村集体经济反哺,支持移民资产通过红利分红、物业用工、定向承包等方式惠及移民受益。鼓励培育移民群众发展致富的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营造“先富带后富”的浓厚氛围。2024年底,各县(市、区)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当地农村居民平均水平的99%以上。
五、着力在促进移民和谐融入上攻坚突破
持续深入开展“入千村,访万户,话家常,办实事”和“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活动,落实水库移民“最优示范、最强担当”工作。一要做好“入千访万”行动。深入实施“入千村,访万户,话家常,办实事”活动,通过实地调研、座谈交流、入户走访等方式,加强对属地移民动态排摸,依法保障移民合法权益。二要抓好剩余资源处置。稳妥推进珊溪水利枢纽工程剩余资源处置工作,相关县(市、区)要落实主体责任,在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前提下,根据剩余资源实际现状,稳妥有序开展剩余资源处置。三要促进移民融入当地。充分发挥民政部门救助兜底保障、慈善公益组织的作用,协同属地妥善解决移民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困难,引导移民积极参与基层治理,营造村民移民和谐共处的良好氛围。
六、着力在提升移民行业管理水平上攻坚突破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水库移民工作指示要求,把提高服务管理水平作为做好水库移民工作的着力点,推进水库移民机构能力建设。一要提升移民工作能力水平。全年开展多层次、有针对性的移民干部培训活动,提升全市移民干部工作能力水平。组织实施县(市、区)之间多种形式的交叉检查,促进各地之间的工作交流。加强提升基层信息员和联络员队伍建设,实行重点指标进度每月通报制度。二要提升保障和谐稳定能力水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努力把矛盾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落实“民呼我为”和水库移民信访六大机制,依法分类处置移民信访问题,做好移民信访督办、交办工作。加强风险预警和研判,扎实做好各个重点敏感时段和新中国成立75周年关键节点的信访维稳排查,对重点领域、重点事项、重点人员实行清单管理,一对一制定应急预案,保障温州水库移民群体和谐稳定。三要提升监督检查能力水平。全面统筹安排水库移民政策稽察、内部审计、监测评估和绩效评价等工作,实现监督检查全覆盖。锚定3月底前2023年移民后扶资金支付率100%、12月底前2024年度移民后扶项目竣工率85%、2024年度移民后扶项目资金支付率80%等工作目标,确保全市项目资金绩效继续走在全省前列。协助省办开展新建水库移民安置专项检查、后扶政策稽察、内部审计等监督检查,对8个2024-2025年省示范项目和9个县(市、区)开展内部审计,对2个县(区)开展市级后扶政策稽察,并指导各地继续加强对乡镇、村移民资金使用的末端监管。同时,做好监督检查“后半篇”文章,重视发现问题的整改工作,形成“问题-整改-销号”的工作闭环,推进移民工作标准化、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