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草坪葬、树葬、壁葬……近年来,随着绿色殡葬的推广,如今,各种“节地生态葬”已成为瑞安各大陵园的“主流选择”,瑞安市各大陵园已建的节地生态型公墓,总数已超过40个。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以这一绿色环保、文明的方式安葬故人。
走进塘下镇孝亲文化广场,记者看到这里修建了错落有致的山林,蜿蜒曲折的柏油路,四周种满了榕树、金丝楠木、香樟等各种花草树木,绽放的樱花为肃穆的墓区增添了不少色彩。
“孝亲文化广场用地34.3亩,全部取了骨灰格位的墓葬形式,一亩地可以设置近2000穴骨灰格,而传统墓园仅可容纳200余穴,极大地体现了节地生态殡葬理念。”塘下镇孝亲文化广场负责人余黄铭说,文化广场位于塘下镇凤士村北枫林山脚下,将废弃矿山进行整治利用,以生态节地、循环利用等模式,建成一个规范化、园林化、节地生态化的绿色殡葬园区。
节地生态安葬是一种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价值导向的新型安葬方式,通过草坪葬、树葬、海葬等不占地或少占地的方式处理骨灰,具有环保、节能和成本低等特点,不仅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民众的殡葬需求,更是让普通百姓“葬得下”。
记者从瑞安市民政局了解到,为深化殡葬改革,鼓励广大市民实施生态葬,瑞安市对生态葬的奖励补助标准作了规定:壁葬、室内葬每例1000元;树葬、花葬、草坪葬每例5000元;骨灰海葬以及遗体捐献每例8000元。
据悉,清明期间,瑞安市还将开展2024年“清明云祭祀”活动,市民群众可登录“瑞安云祭祀”平台进行网络祭扫、云上祭祀,瑞安市个别公墓(墓地)单位已开展线上“视频遥祭”代祭扫服务,有需求的市民群众可详询祭扫公墓(墓地)单位。
鲜花代香火,新风易旧俗。近年来,瑞安市不断深化殡葬改革,以打造文明、绿色殡葬为目标,深入开展惠民殡葬、绿色殡葬、文明殡葬活动,引导市民积极参与节地生态安葬,促进殡葬生态文明建设。
据统计,目前瑞安市设立骨灰墙、廊等节地葬区公墓3座;具备花葬、树葬等生态节地葬的公墓40余座;纯公益性骨灰堂2座。
“随着社会进步,殡葬观念的转变,节地生态安葬的理念渐入人心。”瑞安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自2018年起,瑞安市每年都会举办集体节地生态安葬活动,经过多年努力,越来越多的家庭接受了节地生态安葬。下一步,瑞安市民政局将持续推动节地生态葬,倡导文明绿色低碳祭扫,扩大惠民殡葬知晓范围,逐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殡葬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