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伴随着凝重的音乐,工作人员手捧逝者骨灰,默哀,三鞠躬,献花......4月2日上午,瑞安市2024年“平安清明,文明祭祀”暨第六届集体生态葬活动仪式在瑞安永泰园举行。6位逝者的骨灰一同被葬于草坪之下,安静地与自然相伴。他们不建墓室、没有墓碑,只有花坛旁伫立的纪念墙,镌刻着每一位逝者的名字,是他们安眠于此的证明。
“这里风景很好,我有好几个亲戚都选择安葬在这里。”60多岁的陈阿婆是自发前来参与集体生态葬仪式的市民之一。她说,生态葬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希望自己去世后也能与青山绿水相伴。“我觉得留给孩子、家人的应该是做人的道理和善良的内心,而不是一座冷冰冰的坟墓,去世后应该回归自然,与大地、青山融为一体,这是生命的另一种延续。”
节地生态葬是指将逝者的骨灰放置于环保可降解的骨灰筒内,以树葬、花坛葬、草坪葬、海葬、壁葬等方式安葬。截至目前,我市共有160名逝者选择花树葬,19名逝者选择海葬,还有2006名选择骨灰墙安葬。
“今天,我们见证了6位逝者的生态葬仪式,这是移风易俗的生动诠释,也是全市广大市民对殡葬改革大力支持的缩影。”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中心副主任说,如今,“回归自然,绿荫后人”的节地环保理念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绿色殡葬形式正逐渐成为广大群众安置逝者的新选择。
一直以来,瑞安积极推动节地生态安葬设施建设,推广各类节地生态葬式葬法。如自2012年起先后组织了集体海葬7次,在塘下镇建成瑞安首个经营性骨灰堂项目“孝亲文化广场”;在湖岭镇打造园林式公益性骨灰廊……逐步引导群众“终归自然”的生命理念。
清明期间,瑞安市还将开展2024年“清明云祭祀”活动,市民群众可登录“瑞安云祭祀”平台进行网络祭扫、云上祭祀,全市个别公墓(墓地)单位已开展线上“视频遥祭”代祭扫服务,有需求的市民群众可详询祭扫公墓(墓地)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