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政动态  ->  县市动态
迎龙年 探寻龙湾“龙”地名
发布日期:2024-03-26 15:24:25 来源:龙湾区民政局 浏览次数: 字号:[ ]

龙湾,东临大海,明代王叔杲之《永昌堡地图说》:“温之龙自括西驶,至海而尽,为永嘉场……又适当海之弓,故温之显仕巨室多产兹土……”。恰逢2024年龙年,龙,象征着一种精神,代表着吉祥、正义、兴旺和力量。在龙湾,诸多地名中也蕴含着“龙”的元素,与龙结下不解之缘。为更好开展“乡村著名行动”,传承弘扬优秀的乡村地名文化,就让我们一起探寻龙湾各地的“龙”地名吧!

与龙有关的山

龙岗山:位于瑶溪街道,山体东低西高,俗称“半山”,又因山背刻有“龙岗”二字,故名“龙岗山”。龙岗山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十分丰富,历代文人墨客提诗歌咏颇多。出土新石器时代晚期石器和陶器;有明、清时期的摩崖题刻等。天然石峰有剪刀岩、独秀岩、龙娃石等。山中有仰天镬、华阳洞、龙岗寺、英桥王氏七派墓群,以及明代园林胜景“缭碧园”遗迹。

龙井山:海拔231米。处永中街道青山村与瑶溪街道瑶溪村、璋川村交界处。该山有一口龙眼井,故名。东西走向,占地面积70亩。山地表层属黄泥土,岩性主要为花岗岩,植被类型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龙骨山:海拔212米,位于岙村东南方向,东西走向,该山远看似龙有头有尾像龙卧此露出脊梁骨,故名。龙骨山属大罗山脉,岗峦起伏地表层为泥土,植被类型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与龙有关的洞

双龙洞:位于双龙寺附近,海拔98米。洞侧溪流击石,形似双龙戏水, 故名。洞长 9米、宽3米,高4.5米。古老自然洞,溪中叠石成洞,溪侧山坡上,有一巨岩覆盖,岩下即双龙寺,穿寺而过,巨岩之下,竟空空如也,泉水淙淙,环境清幽。

龙洞:位于响动岩潘俊亭后四折瀑下。洞中窄小,仅容一人躬身而入,洞内漆黑无光,深不可测。

与龙有关的水

龙泉四折瀑:位于大岙溪上游,潘俊亭南边。溪流蜿蜒曲折形似长龙,叫龙泉。有数条瀑布,故称。同一水源,在山崖间分为4条瀑布,流经4处悬崖,倾泻而下,景致各异。

龙眼井:位于大罗山观海坪东麓,永中镇郑宅村美人峰与横山交接山麓下,有两井南北相距10米左右,象龙的眼睛,故名龙眼井。井水终年不涸,冬暖夏凉,清洌甘甜,有“贵人至,泉水盈”之说。

龙水河:南源双石碣河,经东桥浃河、板帐河,北注大横溪。因流经原龙水镇,故名。河长1810米由朱宅倒桥河760米和水心新河1050米组成,河宽15至40米,平均水深3米。穿龙心桥、现化桥、龙水桥、大众桥。西支北专河、直垟河、东浃河、朱宅新河,为王宅村与朱宅村界河。

龙船浃:西起白门台,东注瑶溪河,长80米、宽7—15米之间,平均水深2米

其他还有龙昌河、龙湾河、龙大溪坑等等。

与龙有关的村社

龙华村:位于永中街道。1998—2000年,由珊溪水利枢纽工程库区(即泰顺、文成二县共7个乡、镇36个行政村)移民合居建立的新村,寓意“身居龙湾,生根开花”,故名。

龙跃社区:位于状元街道。状元居民委员会建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与状元派出所合署办公。公社化始独设,归属状元(镇)管辖。1984年12月龙湾区成立后,于1987年9月重组状元居民委员会。2010年7月撤销状元镇状元居民委员会,设立状元镇龙跃社区居民委员会。“龙跃”二字寓意象龙一样飞跃。

其他以龙为名的有龙水社区、龙北社区、龙腾社区等社区及龙海景苑、龙浦锦苑、龙瑶景苑、龙宁锦苑、龙溪锦苑、龙江锦苑、龙府锦苑、龙锦公寓、龙滨家园等众多的住宅小区,寓意着“龙腾虎跃,美好生活”。

与龙有关的道路

龙湾中心区的主要道路有四纵三横。南北走向均以“龙”字为首,后缀“海、祥、江、康”等,东西走向以“永”字为首,后缀“定、强、宁”等。

龙海路:寓意东海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位于区行政中心区的东侧,南起永定路,北至黄石桥转西止龙江路.

龙康路:寓意龙湾人民安居乐业,身体健康,同时也象征龙湾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故取名龙康路。位于龙湾行政中心区中心绿轴的西侧,南起永定路,北至瓯海大道。

龙祥路:寓意龙凤呈祥的美好愿望。位于区行政中心东侧,南起永定路,北至龙海路。

龙江路:因龙湾区过瓯江至灵昆西部的道路而得名,南起永定路,北至龙海路,位于区行政中心西侧。2006年建成长2600米、宽50米的沥青路面。2022年11月,向南延伸至与瑞安交界处的海城街道,命名为龙江南路,全长12.87公里。

除此之外,还有龙永路、龙腾路、龙瑶路等40余条以龙为名的道路。

与龙有关的桥梁

龙飞桥:跨前潘河,东西通龙飞路。1994年建成,长33米、宽18.6米, 钢筋混凝土结构桥梁,最大承重20吨。

龙霞桥:跨中央线河,南北连接龙江路。2006建成,长42米、宽50米, 钢混结构 3孔平桥,最大承重50吨。

龙兴桥:跨青山直河,东西连接永中西路。2006建成长44.3米、宽40米的钢混结构桥梁,2孔平桥,最大承重50吨。

此外还有龙翔桥、六龙桥、拓龙桥、望龙桥、马龙桥等20余座以龙为名的桥梁,真是“群龙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