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4年浙江省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入围名单中,我市的“创新打造智慧救助服务联合体,有效解决农村社会保障的‘急难愁盼’”这一案例成功入选并获全省推广,全省共有20个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项目开展以来,全市已累计投入政府类社会救助资金7.4亿元,打造市镇村三级联动、全域覆盖的实体助联体540个,为1.45万困难群众增办了5.02万件救助政策缺项;同步撬动社会资金1.4亿元,帮扶服务惠及困难群众21万人次。一是聚焦高效救助,构建“党建统领·整体智治”的组织体系。健全市、镇、村三级组织统领,“一把手”亲自抓的工作机制,统筹推进分层分类的数字化社会大救助体系建设,实现514个村(社区)社会救助联络站全覆盖;通过联席会议每月对已实施的救助政策、社会帮扶项目和民生服务事项进行梳理更新,推出20余项就业激励举措组成“共富福利池”,让“助联体”充分保持活力。二是聚焦智慧救助,搭建“精准识别·e触而救”的数智场景。智能研判,研发“救助政策智能研判”功能,3秒不到即可为1户家庭自动匹配多部门救助政策;精准匹配,建立33类“物质+服务”项目需求库和154家企业社会组织资源供给库,研发“共富一线牵”供需匹配模块,实现帮扶服务足不出户、真爱到家;智能分析,以数字融合打通“主动预警”的卡点,通过大数据分析筛查18-60周岁家庭主要劳动力亡故或家庭有重度残疾的对象,生成预警,实现数据找人,主动救助,进一步降低低收入群体的致贫返贫率。三是聚焦温暖救助,打造“政社协同·多元帮扶”的特色服务。市级“助联体”实施“安居暖巢、阳光助医、就业启航、学子成长、携手助残、点亮心愿”等行动八大帮扶行动,将群众“急难愁盼”的救助事项落实落细;镇级“助联体”充分发挥承接运营的社工机构专业优势,按照“一镇一品”打造救助帮扶金牌项目25个,开展家境改造、助学帮教、心理疏导、就业培训等帮扶活动,服务困难群众达1.9万人次;村级“助联体”充分发动村级慈善、志愿力量,开展“邻里有爱、邻里关怀、邻里共助”服务,目前已服务2.7万人次,解决困难问题67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