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政动态  ->  县市动态
瑞安:聚焦“四大模块” 创新打造“乡村微地名调查+N”新模式
发布日期:2023-07-04 09:42:37 来源:瑞安市民政局 浏览次数: 字号:[ ]

2022年9月,瑞安市被确定为全国“深化乡村地名服务 点亮美好家园”70个试点地区之一,根据要求,已于5月22日圆满完成外业试点任务。瑞安市民政局聚焦地名管理、公共服务、文化传承、产业发展“四大模块”,创新打造“乡村微地名调查+N”新模式,探索出一条深化乡村地名信息服务的全新路径,助推数字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

一是规范命名设标,织密基层治理“一张网”。细化外业采集与调查,实地走访17个镇街、110个村社,梳理完善自然地理实体、科教文卫体、政务、生活服务、交通、农业农村、水利、其他设施等信息,以地名精细化、规范化赋能治理现代化。探索地名标志形式创新,在试点示范村设置“微地名标牌”,添加二维码提供延伸服务,展现本土特色文化信息。截至6月,完成信息点调查总数8220个,新增信息点总数4200个,规范命名乡村山水、建筑、道路86条,设置标准乡村地名标志11709个。

二是强化信息导引,整合公共服务“一幅图”。推进乡村地名信息采集上图,依托国家地名信息库和互联网地图,开发瑞安市乡村微地名展示平台,在门牌信息中分类迁入民生服务、基层治理、地名文化、旅游展示等特色应用,便利群众导航出行。创新打造“一村一图一库一小程序”,以手绘风格和百度地图1:1无缝对接,共享卫生院、旅游景点、特色小吃、地方民俗等信息,为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社会治理、文化旅游等领域提供便利服务,实现“一机游美丽乡村”“一码公共服务”。

三是深耕资源沃土,下好产业振兴“一盘棋”。运营“瑞安乡村微地名”小程序,推动地名服务与寄递物流、工业品下乡、农村电商建设等融合发展,便利城乡资源要素双向流动,以地名为纽带牵引乡村特色资源宣传推广。挖掘乡土微地名人文主题,推动地名标识品牌建设,以“(微)地名+品名”打造地域性特色,开发乡村地名文化产品,如江桥莲子、曹村进士索面、陶山甘蔗、马屿红糖、湖岭牛肉等,让地名成为特色文化符号,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四是守护城市记忆,拧紧文旅融合“一股绳”。策划乡村特色休闲文旅线路,联合马屿镇政府打造全省首个清廉地名园、清廉地名文化廊,推动乡村微地名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拓展地名文化宣传和推广路径,发挥马屿镇儒阳村、曹村镇东岙村的省级示范村优势,摄制乡村地名文化宣传视频,发动村民参与地名文化挖掘、采集上图等乡村地名建设,累计完成微地名调查434条,设置乡村微地名标牌55个。在“瑞安地名谈”微信公众号、抖音号上线短视频33条,浏览量突破万人次,彰显本土地名魅力,擦亮“瑞安地名”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