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政专题  ->  殡葬改革  ->  殡葬文化
走出邻避效应 让殡葬回归平常
发布日期:2023-12-05 10:17:32 来源:殡葬周刊 浏览次数: 作者:雷爱民 字号:[ ]

资料图:生死学学者、北京物资学院教师雷爱民

今天,当人们在谈论殡葬时,除去少数专业人士或者相关从业者,殡葬的话题依然属于小众、晦涩、神秘乃至忌讳的事情,这种情形与当前社会人们对死亡的看法大体是同步的。然而,每个人都会死亡,每个人早晚都需要殡葬相助,这个理念并没有借助行业与教育的发展而深入人心,仍是个现实的问题。换句话说,殡葬业要破壁出圈,走出邻避效应,任重而道远。

随着社会进步,如何让个体生命在死亡与殡葬之中有所收获、有所安抚,已经成为紧迫的时代课题。尤其,在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与新科技革命之下,如何多样化地对待人的形体,并进一步挖掘人类无形的精神力量,成为新时期殡葬从业者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新殡葬、新气象:殡葬边界在拓展

回顾这些年的殡葬业发展,仅仅从笔者接触到的层面来看,殡葬业确实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呈现了新气象。

殡葬从业者的形象在不断改变,给大众呈现出来的面貌更加丰满、立体了。近年来,殡葬专业毕业的学生开始在行业内挑起大梁,起到了示范作用;年轻人与一些复合型人才进入殡葬业,国内生死学与生死教育同仁对殡葬业深入研究与大力推动;现代殡葬的前辈们不断地跨界合作,把杰出殡葬人形象与动人故事展现在众人面前,等等。诸如此类的改变与推动,让殡葬从业者的队伍和面貌得到了更新,殡葬从业者不再被轻易地看成是符号化的群体、特殊的人。

殡葬场所的改观,也是这些年来殡葬业中非常明显的变化。无论是主张把墓园变公园,或者把墓园变花园,抑或把墓园变家园,总之,把殡葬场所温暖化、神圣化、人文化是一个清晰可见的趋势。一些殡仪馆建构了特色的生命教育、生命文化体验区,有的墓园有了自己的文化地标和博物馆,生死教育相关的主题活动和开放日也陆续出现在殡葬场所。这些变化表明,人们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殡葬场所应该具有文化内涵、生命气息、亲和力,最重要的是,要让人们有意愿来到这里,少一些恐惧和害怕,直面死亡,接受生死教育的洗礼,进而改变人们对殡葬和死亡的表浅认知。

人们对殡葬服务对象的认知也在改变,边界不断扩展。遗体和后事处理从过去的简单化变得更加全面、系统。从逝者遗体处置的精细化开始,到逝者亲属的安抚与随访,再到逝者相关群体与事务的接待和安排,一系列工作的延展,慢慢形成了以逝者—亲属—社会关系为主线,以逝者生前故事与死后传承为脉络的生命叙事,以及殡葬与其他行业相关联的“三位一体”的服务新动向。个性化的葬礼服务与人文关怀也开始被人们重视,甚至生前葬礼也在一些机构中成为服务的可选项目。

新理念、新发展:重回殡葬本位

尽管新时期殡葬有了许多可喜变化,但仍面临着让殡葬回归其本位的任务,需要殡葬从业者、教育工作者及生死学与生死教育同仁等共同发力。

让殡葬回归生活、回到社区、回到人们触手可及的地方,这是未来殡葬发展回归本位的开始。我们必须意识到,与其想方设法、违背自然规律地将殡葬赶出我们的日常生活,不如正确地看待殡葬和相关服务,让他们就在我们的身边出现,那么,去殡葬场所就像去商场购物、去运动场锻炼、去学校学习一样,做到不回避和远离,这才是应有的状态。

未来,殡葬发展要厚植根基,进一步拓展全社会对殡葬的理解和尊重,就需要把殡葬文化、生命文化拓展到生死学领域。殡葬不仅仅是技术和实务工作,殡葬文化、生命文化在殡葬学和殡葬教育中充当的文化理念承载作用也有目共睹。当文化与殡葬结合起来时,“殡葬生死学”就应运而生了。生死学当然不局限于殡葬,但它却可以为殡葬提供视野、构架、理念甚至前景。

为殡葬减负也是新时期殡葬事业发展十分迫切的问题。所谓为殡葬减负,一方面是指让殡葬回归日常生活,卸下人们心中对殡葬与死亡的偏见;另一方面是减少殡葬从业者的“情绪负担”。殡葬从业者除了要面对大量的死亡事件之外,还要梳理自己面对死亡的情绪和认知,面对来自逝者家属和服务相关方的死亡认知与情绪。因此,我们说给殡葬减负,首要是给殡葬从业者提供更多的支持与心理引导,摒除社会对他们的偏见和误解。为殡葬减负,应该在全社会普及生死教育,正确认识和理解死亡,减少死亡的恐惧和焦虑,给殡葬从业者多一些理解和关爱等。

回归殡葬本体是未来殡葬大发展的基石。殡葬作为民生保障的重要一环,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殡葬的使命在于,帮助人们完成“从生到死”转化过程中的社会事务处理和社群情绪安抚;同时,还要完成“从死到生”的意义阐述和死亡超越及其安顿。因此,殡葬是人生、社会都非常重视的事务。有学术研究表明,死亡时刻的发现是人类意识的巨大进步。回归殡葬本位,让殡葬明确自己的本体,就是要让人们认识到死亡时刻的不可避免、死亡之时的重要以及人类面对死亡的方法有迹可循,殡葬的本体就是要承认“人,有生必有死”这个判断,人的死亡具有尊严和神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