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近年来,温州市平阳县以列入浙江省婚俗改革试点为契机,通过婚俗改革“五重奏”,高效推动婚俗改革试点工作,有效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
搭建示范平台,共谱幸福之曲
婚俗改革机制不断完善。平阳县建立了以县委书记为总召集人的联席会议制度,相继出台《平阳县移风易俗改革攻坚年行动方案》《平阳县婚事新办实施细则》《平阳县公益性户外婚礼基地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平阳县推进婚俗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理顺工作机制,保障婚俗改革深入推进。
婚俗改革阵地不断健全。平阳县推进“1+N”阵地提升工程建设,着力打造有效覆盖、功能齐全、温馨便捷的婚俗改革阵地。“1”指婚姻登记场所,目前已建成国家5A级标准婚姻登记场所,总面积约1020平方米,设有独立候登大厅、结婚登记室、离婚登记室、档案室、婚姻家庭辅导室、中式西式颁证厅、婚姻文化展示厅等,配备智能自助服务一体机等智能化、现代化便民服务设备设施。“N”指户外婚礼基地、文化礼堂、婚俗改革示范基地等场所。目前,全县挂牌成立了公益性户外婚礼基地30家,可供婚事新办的文化礼堂 223 家,投入使用村镇婚庆喜宴中心14 家,授牌婚俗改革示范基地8家。
婚事新办逐渐成为时尚。平阳县发挥广大党员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推行喜宴报告公示制、人情随礼封顶制、婚宴酒席套餐制的婚事新办“三项制度”。同时,上线运行婚事新办便民服务平台,整合优质婚企、婚庆团队、婚姻酒水等各个方面资源,在实现婚喜事报备“零跑路”的基础上,为新人提供婚事简办的贴心服务。截至目前,全县婚事喜事新办1786例,婚喜事节约资金约2.68亿元,得到群众的普遍认可。
坚持红色引领,吹响改革先锋号
强化“红色思想”引领。打好婚俗改革攻坚战,必须打造一支“新担当、新作为”素质过硬的干部队伍。全县通过开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党史学习教育,强化红色思想引领,坚持党员干部带头,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动员党员干部带头配合支持婚俗改革工作,在全县上下共同发力形成强大的聚合力,全力推进婚俗改革工作。
强化“红色文化”传播。该县开展“讲党史、树家风”百场家庭教育下基层活动,明确各乡镇的活动内容、活动地点、活动任务、时间节点等要求,加大基层婚俗改革工作的力度,扩大婚俗改革覆盖面。在村居层面广泛传播红色文化,弘扬艰苦朴素革命精神,引导群众自觉摒弃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婚姻旧俗陋习,树立正确的婚姻家庭观念。
强化“红色志愿”提升。平阳县以“红色志愿之城”的创建为平台,创建一支婚姻家庭服务红都先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建立党员志愿服务常态化机制,围绕婚俗改革宣传、婚姻家庭辅导、婚姻法律法规咨询、家庭矛盾化解等内容,定期集中开展志愿活动,发挥党员干部的担当与作为,让志愿服务更精准更高效,让“志愿红”成为平阳婚俗改革的一道亮丽风景。
全程呵护婚姻,唱响和谐之乐
婚前辅导有声有色。该县通过新婚课堂、育儿课堂、服务热线、广播电台“解忧杂货铺”心理热线等途径,提供婚姻家庭关系、夫妻沟通技巧、亲子关系咨询等服务,帮助年轻夫妻建立婚姻忠诚度和对家庭的责任感,提高处理夫妻关系及家庭矛盾的能力。
家庭关系护航有力。该县通过购买服务委托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入驻婚姻登记中心,线下委派专业心理咨询师坐班开展婚姻辅导,线上依托“浙江省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平台”“平阳县婚姻家庭云测评”小程序,全方位检测夫妻心理状态,采用“红、黄、绿”灯进行分类标识和预警提醒,并根据亮灯情况由调解员开展辅导,改善夫妻的相处模式、修复家庭关系。
冷静期疏导措施多样。对前来离婚的家庭,平阳县通过有资质的婚姻辅导员,开展夫妻关系疏导,避免冲动离婚。联合县法院建立“婚姻登记诉调对接中心”,以柔性化引导,硬件设施配备与专家介入等多元化方式化解家庭纠纷冲突矛盾。联合县妇联打造“幸福港湾”工作室家事调解品牌,将婚姻调解和幸福港湾工作室入驻县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同时,为344个村(社区)培训381名婚姻家庭辅导员,为基层家事调解注入专业力量。
注重家风家教,弹好和睦之琴
培育家风家教基地。推广传承家风家教,县民政局联合县教育、文化等部门,依托学校、村文化礼堂等场所,打造家风家教示范基地,形成家风家教在全县遍地开花。如鳌江镇小童舟幼儿园、鳌江镇第一小学等家风家教示范点,注重灌输优良家风家教知识,引领学生从小培育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
挖掘家风家教典型。该县深入挖掘当地家风家训文化,树立家风家训典型,让群众从这些传统优秀家风家训的光芒中汲取道德精神力量,自觉摒弃陋习。昆阳镇鸣山村将每个姓氏的家训绘于自家外墙上,以彩绘山水画和古代家庭美德代表人物以及古体文字等具有“古味”的“家训墙”,凝聚成“鸣山家风”,呈现在世人面前,让村民们看得见,摸得着,也让群众相互学习、互相借鉴。
树立家风家教榜样。2021年5月,全县评出20个“好家风、好家教”家庭,传承与遵循优秀“家风”,使之成为新时代“新人”的榜样。
打造婚俗品牌,共奏文化之音
开辟一个婚姻论坛。该县以“幸福婚姻、和谐家庭”为主题开辟婚姻家庭微论坛,通过邀请县民政局、妇联、人民法院等部门代表和婚姻家庭咨询专家、家庭代表,围绕弘扬中华美德,传家风立家规,倡导婚事新办,弘扬时代新风等内容进行研讨,向社会传递婚姻家庭正能量。
构建一支讲师队伍。该县充分发挥婚姻家庭协会的作用,面向在职教师、社工、志愿者等选聘婚姻家庭讲师,组建婚姻家庭教育讲师团队,定期到学校、社区、企业、村等地开展公益宣讲、婚姻咨询、亲子活动,帮助众多家庭树立正确的婚姻家庭观,掌握更多家庭问题化解技巧。发挥社区社会组织基层治理的作用,开展婚姻家庭辅导活动、引导群众开展婚事新办、好家风好家教好家训“五进”等活动,在社区层面广泛开展婚俗改革工作,切实提高婚俗改革工作覆盖面。
打造一批特色品牌。该县结合婚俗改革示范基地建设,打造一批具有平阳特色的婚俗文化品牌。如凤卧镇凤林示范基地发挥浙南红都优势,通过着红军装、戴大红花、走红军路、吃红军饭、唱红歌、授字画等方式,融入“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昆阳镇鸣山示范基地融入汉、清传统婚俗文化,推广文明向上的婚姻风俗。闹村乡畲汉示范基地结合畲族村畲族文化,倡导淳朴、节俭的少数民族婚姻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