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的阳光为寒冬带来温暖,在木质廊亭间,3、4位市民正在廊亭内休憩,宽阔的柏油路和用地砖铺满的地面,干净整洁,加之环绕的花坛里红花绿叶,路边绿植茂密,如果不告诉你,你可能以为这是我市某个公园内的一处写实场景。12月7日,记者来到已基本完成改造提升后的温州市殡仪馆,所见到的正是上述如公园般的办事环境。今年以来,温州市殡仪馆全力提升群众办丧环境,为民办实事,注重提高办事服务质量,从硬件到软件全方位提升,焕然一新,更加便民、惠民,从而满足办丧群众的多样需求。
温州市殡仪馆服务大厅和厅前广场
温州市殡仪馆室外绿化道
新增绿化面积、优化广场道路、全新的灵堂等硬件设施改造提升
硬件方面,馆内交通实现小循环,更加顺畅。办事群众的车辆可以从馆入口处宽阔的柏油马路,直接驶入馆内投用的停车场,这里有停车位240多个,基本满足日常办事群众的停车需求。馆内还有不少全新的设施设备,像自助售卖机等,便民服务功能更加全面。新建设即将投用的26个崭新灵堂,除了面积增加以外,还在灵堂的一侧给守灵群众安排了休息的场所,按照“酒店”样式设计的床铺,衣柜,独立洗浴卫生间等,满足办事群众起居的基本需求。新建即将投用的食堂也已完成基本施工,预计明年将会投用,届时将大大便利办丧群众。除此之外,新装修提升投用的3间告别厅、火化炉改造、尾气除尘设施安装等,进一步实现该馆殡葬硬件设施改造与技术更新,从而加快该馆智慧殡葬体系建设。该馆正在打造“线上殡仪馆”服务,届时办事群众可以从线上预定、办理各项业务,实现“一站式”便捷服务,从时间和空间上实现办事精简便捷,线上服务实现更加精细贴心。1.81万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2.39万平方米优化的广场道路,馆内空间布局和新旧功能的升级,让办事环境有了质的飞跃,也让温州市殡仪馆成为浙南地区殡葬改革、移风易俗和文明殡葬的硬件标杆。
心理咨询、哀伤辅导、火化分时段、公开预约服务等软件升级完善
硬件得到大提成,服务也得跟上。温州市殡仪馆率全省之先,为办丧群众提供哀伤辅导服务。在该馆“暖心小屋”,两位身着蓝色马甲的志愿者和社工正在给因亲人离世而哀伤痛苦的群众提供哀伤辅导。社工麦林表示,“哀伤辅导就是为有需要的群众提供心理服务,减轻他们的哀伤和痛苦”。这种人性化的服务,能让因亲人离世而悲痛的群众尽早走出哀伤,重新振作。不仅如此,“暖心小屋”项目还能为该馆员工提供心理减压和心理培训等服务,提升员工素质。该项服务由市温州市社区心理援助志愿者协会承办,日常社工和志愿者会在馆内巡查,及时为有需要的群众提供服务。今年6月截至目前,已提供哀伤辅导200多人次,特别的服务也获得群众的点赞和好评。除此之外,该馆还以群众殡葬服务需求为着力点,持续深化服务意识,围绕殡仪服务项目和业务内容,优化一对一洽谈对接、全程引导式服务,推行火化分时段、公开预约服务制等服务流程,注重提升群众服务体验,今年截至目前,已引导办丧群众14000余人次,提供遗体火化服务15000余次。
扩大殡葬服务普惠范围、提高惠民幅度 累计减免费用近650万元
疫情之下,温州市殡仪馆以安全保障为主线,在努力提升硬、软件服务质量,最大限度满足民生需求,充分发挥社会公益属性,实施殡葬基本服务项目的普惠政策,在持续扩大困难群体惠民范围的同时,不断推出惠民新举措:为丧事集中办理提供场所,在免收殡葬基本服务项目(800元)基础上,免收守灵室3天租赁、骨灰寄存费用,赠花圈5个、200元骨灰盒。截至今年11月,温州市殡仪馆累计减免13750位群众殡葬基本费用631.39万元,减免困难群众殡葬费用15.5万元,赠送骨灰盒92只。未来,温州市殡仪馆将持续提升“为民办实事”服务水平,确保群众办丧兜底有保障,着力解决群众“烦心事”,凝心聚力、克难奋进,为助推温州市实现共同富裕示范区域样板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