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不安小家无以治天下”,家庭“细胞”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肌体”好坏。家庭作为基层治理的最小单元和参与基层治理的最基本单元,不仅是受益者,更是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为满足人民群众对家庭幸福的新期待,进一步提升婚姻家庭预防化解的能力和水平,洞头区着力打造“她管家”调解团队,“驻”进寻常百姓家。
“四轮驱动”,打造调解品牌阵地
按照“1+6+N+X”的形式进行纵向的工作联动。“1”是指建立区级“她管家”调解服务平台,组建区级“她管家”调解服务队;“6”是指6个街道乡镇分别成立“她管家”服务分部,将家事纠纷排查化解融入基层治理体系“四个平台”;“N”是指在全区83个村(社区)设立 “她管家”村社服务站,并试点打造“她管家”品牌调解室。“X”是指在住宅小区、海霞妈妈平安志愿者总部试点推行个性化的子品牌调解室。
目前,全区共有94个“她管家”挂牌进驻的调解服务点。激发品牌效应,广泛吸收“五老成员”、“海霞妈妈”建立了一支由22名兼职调解员组成的“她管家”调解团队,采用“固定排班+点单服务+机动驻岗”的办公机制入驻调解中心。
同时将基层妇联执委、妇女骨干、社会组织及专业人士等人员吸纳到调解队伍中,进一步搭建专业化人才队伍体系。聚焦婚姻家庭纠纷,积极组织调解员参加婚姻家庭辅导员培训、调解员岗前培训等活动,建立“以老带新”岗位培训机制,邀请资深专职调解员“洪老师”为团队成员进行专业授课。并借力社会组织和主管部门力量成立家事顾问团,促进“她管家”调解工作提质增效。目前,全区共有矛盾调处服务队7支,家事纠纷调解人员150余人。
“双圆闭环”,实现纠纷闭环处理
“她管家”调解室进驻区矛调中心,形成了以“她管家”调解室为内圆,街镇-村社两级调解服务组织为外圆的同心圆结构模式,真正实现了婚姻家庭矛盾纠纷闭环调处机制。同步链接基层治理“四个平台”排摸采集、调解室接访等途径进行信息收集同步实现家事矛盾纠纷数据集成。
针对不同的纠纷类别进行分类处置,探索按照一般纠纷属地化解、疑难纠纷联合调解、未化纠纷逐级上报、纠纷案件协助调解四种模式进行分级分类处置,实现家事矛盾纠纷调处“全流程”闭环管理。
如北岙街道妇女王某之前与丈夫因家庭小事闹得不可开交,再加上双方家长介入,即将走向离婚。王某找到“她管家”调解员王银玉吐露心中的苦恼。调解员从做双方老人思想工作为切入点,“背靠背”对王某及其丈夫进行沟通疏导。自谈话后,双方家长就不再介入,私下还会隐隐劝诫自己的子女,王某丈夫也减少了外出频次,还主动帮着王某分担家事,而王某也不再天天沉着脸嚷嚷了,婚姻获得了重生。
“五字托底”,服务基层治理零距离
依托 “海霞妈妈”平安建设“55566”工作机制,即服务“五个心”、工作“五个要”、目标“五个零”、职责“六大员”、方法“六个一”,引导柔性力量规范有序零距离参与社会治理。
入网入格参与平安巡防。发挥“她管家”调解服务队成员底数清、情况明、人头熟、信息灵、业务精优势,分组走街串巷,联网进格入户,在安全隐患排查、平安宣传、流动人口管理等方面做到信息不遗漏、服务不缺位、矛盾不上交。尽心尽力参与疫情防控。
疫情防控期间,“她管家”调解服务队全线奔赴抗疫一线,日常巡逻、卡口值班、物资发放、上门宣传,随处可见“她管家”的身影。据不完全统计,团队共参与防控工作3000人次,其中骨干成员平均服务时间160个小时,最高记录达到了300个小时。随时随地以案释法,抓住三八维权周、禁毒宣传月、反家暴周等重要节点,组织服务队成员参与“建设法治洞头·巾帼在行动”“坚持男女平等·反对家庭暴力·创建平安家庭”“平安家庭创建宣传进校园”等系列主题活动。
不断挖掘活动领域为服务队成员赋能婚姻家庭调解专业知识,为调解以案释法工作提供知识储备,以真实案例、身边案例开展生动、直接的警示教育,将基层治理的触角延伸到群众心尖上的“最后一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