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苍南县移风易俗综合改革行动动员大会 图片来源:苍南县文明办
9月11日下午,温州市苍南县召开移风易俗综合改革行动千人动员大会,吹响移风易俗综合改革攻坚行动的集结号,共同打造文明苍南新形象。当前,苍南正在纵深推进移风易俗综合改革,红白喜事大操大办有所缓解,但是局部地方仍然存在互相攀比、大操大办的现象,成为群众物质与精神上的沉重负担。不少群众为此感叹“结不起婚”“死不起人”,迫切希望遏制婚丧礼俗大操大办歪风。
苍南县委书记黄荣定表示,开展移风易俗综合改革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发展所需,是苍南净化社会“空气”、推进文明创建的关键举措。今年,县委县政府把移风易俗综合改革工作列为年度十大改革攻坚任务之一。9月11日召开的县委常委会,研究通过《苍南县移风易俗综合改革攻坚行动实施方案》以及配套文件《关于喜事新办实施细则》《关于丧事简办实施细则》,对婚丧嫁娶礼俗“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给予明确规定。“实施方案”突出婚事新办、丧事简办这两个关键领域,制订了喜事新办“十个不准”、丧事简办“十个一律”,要求广泛开展“简约婚礼进万家”“节俭办丧惠百姓”两项主题实践活动,实现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喜事俭办、乡风文明,为高质量建设浙江美丽南大门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7月30日,苍南县消防大队举办6对消防新人集体婚礼 图片来源:苍南县文明办
【立新规】
出台苍南礼俗标准 引导节俭办理婚丧
苍南县移风易俗综合改革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及其配套文件规定了喜事新办“十个不准”、丧事简办“十个一律”,具体规定婚丧礼俗执行标准,引导全社会节俭办理婚丧事宜,制止豪华宴席和高额人情随礼往来。
喜事新办“十个不准”
1.订婚宴、启媒宴不准超过5桌,总数不超过50人;2.婚宴单方宴席不准超过20桌,宴请人数不准超过200人,双方联办婚宴的,宴席不得超过40桌,总人数不超过400人;3.灵溪、龙港城区婚宴餐标每桌不准超过2800元,其他地方每桌不超过2000元;4.婚事随礼低标准往来,非亲人员随礼不准超过300元;5.婚车数量不准超过5辆,不使用豪华车辆;6.婚庆礼仪不准超过半小时,禁止大规模搭台和低俗化礼仪; 7.不准在酒店门口设置各种贺喜拱门;8.不准在公共场所、住宅区燃放烟花爆竹和纸礼炮;9.不准在主次干道、街巷通道、公共广场、公共停车场等公共场所占道搭棚、摆设宴席。10.乔迁新居、庆生祝寿、满月周岁、启蒙上学、升学谢师、参军就业、开业庆典等喜宴不准超过5桌,总人数不准超过50人,餐标不得高于婚宴标准,不准收受非亲属人员礼金。
丧事简办“十个一律”
1.殡期一律不得超过3天,特殊情况经所在乡镇审批不准超过5天;2.出殡花圈(包括花篮、横匾)一律不得超过5个;3.出殡乐队一律不得超过2班,总数不得超过20人;4.出殡车辆一律不得超过5辆,不得使用非法改装的花车、西乐车、电子花圈车;5.一律不得在主干道、商业街、住宅区、学校等场所搭建灵堂, 灵堂面积控制在150平方米以内;6.宗教仪式一律不得超过一天(早上8点至晚上9点之间),教职人员控制在5人以内,不得扰民;7.除遗体火化出门时和火化后骨灰运回及出殡离家和骨灰入葬时,各允许放500响以内爆竹一串外,一律不得燃放烟花爆竹,禁止使用礼炮;8.一律禁止使用任何形式的封建迷信用品和从事迷信行为,禁止沿路抛撒纸钱、路祭,禁止入葬后砍伐树木回朝;9.出殡队伍中一律不得使用宗姓、宗教旗帜;10. 非亲人员白事礼金(人情红包)收送一律不得超过100元/人。
【强整治】
四项制度多管齐下 党员干部示范引领
移风易俗综合改革任务艰巨,需要久久为功。苍南县坚持破立并举、疏堵结合,开展集中整治工作,坚决遏制歪风邪气的蔓延。苍南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明办主任丁宗阳介绍,苍南将通过4项制度规范婚丧办理行为,推动改革落地见效——推行婚丧喜庆仪式简约制,严格控制婚丧活动规模、时间、人数、宴席桌数及餐标,制止豪华婚事、豪华车队、出大殡等行为。
推行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报告公示制,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企或者国有控股企业的党员干部、公职人员操办婚丧事宜,根据组织人事关系,向所在单位党组织报告宴席时间、宴请人数、礼金清单等内容;村(居)干部参照执行,向所在乡镇党委报告,并在一定范围内公示。
推行婚丧喜庆事宜操办责任制,按照属人管辖原则,推行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负领导责任、直接领导负监管责任、当事人负直接责任,对违规操办婚丧喜庆事宜造成不良影响的党员干部、公职人员进行逐级问责;按照属地管辖原则,强化乡村干部责任制,抓好属地婚丧操办规范管理,对监管失职出现婚丧大操大办,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的,对相关责任人员依纪依规进行问责。
推行人情随礼封顶制,提倡低标准随礼往来,非亲人员婚事礼金300元封顶,丧事礼金100元封顶,普通喜事不搞随礼往来。
改革行动还要求全县党员干部、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认真执行移风易俗有关规定制度。党员干部、公职人员操办婚丧事宜要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按照组织人事关系,落实婚丧喜事操办报告制。科级领导干部要向县纪委、县监委报告,一般人员要向单位的纪检部门或派驻的纪检组报告;村“两委”成员要向乡镇纪委报告,一般党员向村(居)党组织报告;其他党员按组织关系向党组织汇报。县纪委、县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对违规操办婚丧喜庆的党员干部,除了要严肃追究当事人责任外,还要视情节追究单位的主体责任,以严肃的问责推动社会风尚的好转。
【新风尚】
“喜庆慈善”备受推崇 生态葬法渐成氛围
随着苍南移风易俗改革不断深入,全域乡风文明明显提升,在婚嫁喜事方面,集体婚礼、旅游婚礼、草坪婚礼日益增多,“喜庆慈善”备受部分地区推崇;在丧事操办方面,生态节地葬法逐渐被更多人接受。
【办喜事:礼俗俭办捐钱助慈善】
马站镇棋盘村青年黄兴瑜今年结婚。与早年其他人结婚时在全村挨家挨户分发喜糖不同的是,他免去了这个“传统流程”,并在节约下来的费用里拿出1200元捐献给村慈善基金。
“我们村推行‘喜庆慈善’已经持续7年了,现在大家更习惯采用这种方式操办喜事。”黄兴瑜说,他向村干部传达婚讯后,村委会在村口的LED显示屏、村喜报宣传栏上发布他们的喜讯,起到过去通过分发喜糖通知婚讯一样的作用。
除了创新推行移风易俗“喜庆慈善”模式,棋盘村还积极倡导婚嫁操办进文化礼堂的做法。日前,该村村民陈琴书喜迁新居,就是在村文化礼堂宴请亲朋好友。“文化礼堂有空间办喜酒,亲朋好友过来吃饭也比较近,所以大家都乐意在这里操办。”她介绍,自己采购菜肴、自己邀请厨师烧制,一桌酒席只需1000元成本,比在酒店宴请节省不少钱。棋盘村村委会主任、村慈善基金负责人陈崇高介绍,他们将移风易俗倡议纳入村规民约:喜庆嫁娶不发喜礼,改成捐喜礼钱用于助学、助困、助村庄建设;酒席规模在10桌以内,每桌餐标不能超过1200元……
“从前乔迁新居、孩子上学、老人做寿等都会大办宴席、广发喜礼,比较铺张浪费,改变旧俗迎接新风之后,不仅节约资源,还能推进村公益慈善事业,可以说是一举多得。”如今棋盘村喜事新办蔚然成风,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婚礼进文化礼堂”活动31场次,“喜庆慈善”募集资金7.8万元。苍南县文明办副主任黄通号告诉记者,苍南将利用公园广场、文化礼堂、草坪等现有公共资源和公共场所,打造公益婚礼基地;鼓励群众举行集体婚礼、到文化礼堂举行婚礼等形式,引导树立喜事新办新风尚;鼓励引导婚庆公司积极整合资源、优化服务,推出一批形式新颖、简朴大方的婚庆礼仪一条龙服务项目,吸引广大市民参与简约婚礼。
【办丧事:180多人实行海葬树葬】
“以前我们村群众办丧事时,花圈、宗族旗帜、吹打乐队都是必备项目。”苍南县金乡镇石砰社区兴澳村村委会副主任陈裕君坦言,一场丧事办下来,仅仅酒席就得花掉十几万元。
不过,不久前村民陈孝聪亡故后,其家属主张丧事一切从简,出殡队伍没有长长的车队,也未见花圈。这与该村倡导丧事简办不无关系。去年7月,兴澳村将移风易俗公约写入村规民约,规定操办丧事一切从简:一律不举宗族大旗、不使用花圈、不大操大办。实施一年以来,这个规定已被村民广泛接受, 大操大办、互相攀比现象已基本杜绝。
随着苍南县大力倡导移风易俗,生态殡葬也越来越被老百姓接受。今年4月,灵溪镇陈女士到苍南县民政局为已故母亲黄氏办理骨灰撒海手续,这是该县今年第4例申请生态海葬。陈女士说,母亲黄氏临终前留下遗愿,希望自己身后事一切从简,并实行海葬。家属尊重老人的遗愿,最终让老人的骨灰回归自然。苍南县民政局统计显示,全县已有180多人实行了海葬、树葬。
“我们倡导骨灰安葬从占地墓葬逐步向树葬、花(草坪)葬、塔葬等节地生态安葬转变,鼓励骨灰撒江、撒海和遗体捐赠行为。”苍南县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苍南将加强以政府为主导的生态节地安葬设施建设,2018年审批建设的公益性公墓,实行节地生态安葬的占比不低于10%;同时加大节地生态安葬奖补力度,提高节地生态安葬比例。
记者了解到,近两年苍南着力实施殡葬改革工作。今年4月份,苍南与浙闽边界福鼎、平阳、泰顺“三县一市”达成殡葬改革战略合作协议,通过青山白化联合治理、火化数据信息互通、公益墓地资源共享、移风易俗齐抓共管、殡葬文化互看互学等五大举措,全方位推进殡葬改革,共同探索移风易俗的有效方式,引导公众逐步树立厚养薄葬、生态环保的殡葬理念,进一步推进青山白化综合治理。此外,苍南率全省之先创新推出殡葬管理APP“孝管家”软件平台,强化殡葬流程跟踪、坟墓信息大普查等工作,用信息化技术促进殡葬改革与移风易俗。(苍南县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