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政专题  ->  殡葬改革  ->  政策法规
关于整治婚丧礼俗树立文明新风的实施意见
发布日期:2018-12-17 10:53:14 来源:市民政局 浏览次数: 字号:[ ]

市委办公室  市政府办公室

关于整治婚丧礼俗树立文明新风的实施意见


各县(市、区)委、人民政府,市直属各单位:

为进一步整治婚丧礼俗,推动移风易俗工作深入开展,根据中央文明办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移风易俗工作的总体部署和工作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现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构建温州五大发展生态为总要求,以整治婚丧礼俗树立文明新风为目标,坚持群众导向,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效果导向,通过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破除陈规陋习,形成活力强、秩序优、风气正的良好社会风尚,努力为温州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走在前列提供价值引领和道德滋养。

二、主要任务

认真部署开展移风易俗“六大行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推进婚丧礼俗整治行动,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喜庆事宜不办或少办”新风。

(一)突出价值引领。着眼于落细落小落实,通过征文、绘画、摄影、动漫、公益广告、文艺晚会和地方戏曲等形式和活动,把核心价值观融入群众日常生活,推动核心价值观进村入户、入心入脑。通过村规民约和道德评议等方式,开展乡风评议行动,帮助群众转变落后思想观念和深刻认识婚丧陋习的危害,发动群众查摆自身及周边存在的不正之风和不文明现象,改变陈规陋习,弘扬新风正气,积极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扩大民间道德设奖覆盖面,鼓励社会各界设立移风易俗奖、乡风文明奖等奖项,大力倡导“不比阔气比公益、不讲私面讲奉献、不炫富有炫作为”的新乡贤文化。持续开展“我评议、我推荐身边好人”活动,抓好好人选树工作,营造学习好人、宣传好人、争做好人的浓厚氛围。深化“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养成文明节俭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组织开展移风易俗百万市民网上大签名活动,凝聚社会各界共识。组建移风易俗讲师团,深入各乡镇(街道)、社区、村(居)等开展婚丧礼俗整治专题宣讲,使广大群众加深理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各级新闻媒体要开设婚丧礼俗整治专题专栏,做好舆论引导和正面宣传。

(二)突出婚事新办。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婚事新办,生日、乔迁、启蒙、谢师等喜事不办或者少办的新风尚。在操办婚事过程中,倡导市民做到仪式从简、档次降低、规模缩小、时间缩短,不大办宴席、不铺张浪费。大力倡导在文化礼堂举办婚礼等新方式,制定文化礼堂婚礼菜单和酒席标准,既体现传统优秀婚礼文化,又融入现代时尚婚礼元素,切实增强文化礼堂办婚礼的吸引力。在“五一”“十一”、春节等婚庆高峰期,适时精心组织策划集体婚礼等简朴的婚礼仪式,广泛发动社会各界青年积极参与,扩大集体婚礼覆盖面和参与人数。加强酒店餐饮行业指导,引导并督促酒店降低喜宴标准,倡导光盘行动,杜绝铺张浪费。鼓励群众简办其他喜事,简化仪式和人情往来,提倡广大群众不送、不收或少送、少收非亲人员的礼金、礼品,不请或少请非亲人员参加宴席,切实减轻群众人情负担。

(三)突出丧事简办。按照“严格丧事管理、推进集中办理、倡导殡葬新风”的思路,抓好丧葬陋习整治。根据《殡葬管理条例》和殡葬改革有关文件精神,在县(市、区)政府所在地、中心镇(街道)等人口集聚区实行丧事严管,严肃查处违规在公共场所搭建灵堂灵棚、摆放花圈花篮、念经做道场、燃烧和抛撒纸钱、使用扩音设备、燃放烟花爆竹、放礼炮、吹打乐器、使用电子花圈和摆设酒席等丧事扰民行为;严肃查处违规在城区、乡镇建成区主干道漫游、绕行、招摇跪拜等影响交通和市容市貌行为。各县(市、区)要结合当地殡葬习俗,学习借鉴乐清市丧事简办有关经验做法,制定丧事简办规程,严格控制治丧时间、出殡车辆、人数和花圈花篮数量等,形成勤俭节约、简办丧事的新习俗。坚持堵疏结合,加快温州市和乐清市、平阳县殡仪馆丧事集中办理中心改扩建试点,增加治丧、吊唁、守灵等丧事集中办理服务功能,为推行丧事集中办理提供硬件保障,从根本上解决丧事大操大办和丧事扰民问题。坚持把推行节地生态安葬与倡导厚养薄葬、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大力倡导网络祭扫、鲜花祭扫、植树缅怀等文明低碳祭扫方式,促进农村形成文明健康之风。

(四)突出综合整治。按照“一个专项、一位领导、一个团队、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工作思路,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集中整治,坚决遏制歪风邪气蔓延势头。民政部门负责对丧事大操大办、青山白化、非法经营公墓等进行整治,市场监管部门负责对无照从事婚丧用品经营和婚丧中介服务行为等进行整治,民宗部门负责对以办丧之名借机敛财等非法宗教活动进行整治,综合行政执法部门负责对婚丧事宜有关乱搭乱建、占道摆放等影响市容环境卫生行为进行整治,公安部门负责查处非法燃放烟花爆竹等行为,其他有关部门和属地乡镇(街道)要密切配合,严厉打击婚丧领域违法违规行为。在开展各专项问题整治行动中,各地、各有关单位要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坚持舆论引导、依法整治,各司其职、综合施策,抓好整治问题有关政策解释和业务指导,将对移风易俗的强势推进转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力争移风易俗工作取得实效。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市移风易俗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文明办)负责婚丧礼俗整治的组织协调、督促指导工作。各级党委、政府及各有关单位要增强对移风易俗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婚丧礼俗整治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抓好部署落实。强化考核导向,将婚丧礼俗整治纳入“五美乡村”、小城镇文明行动、文明村镇创建等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考核范围,以考核促落实。各县(市、区)要健全完善相应领导机构,制定具体实施细则,明确任务分工,加强督查落实,确保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各乡镇(街道)要发挥主体作用,建立长效机制,切实抓好具体工作实施。

(二)强化部门协同。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密切配合,人大、政协等单位要把落实移风易俗情况作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重要履职内容;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大执纪监督力度,对违反纪律的党员干部依照有关规定给予严肃处理;组织部门要把移风易俗纳入村级组织工作内容;财政部门要按照殡仪馆集中办理丧事的要求,优先安排资金保障殡仪馆改扩建,并协同民政部门研究探索福彩公益金投入殡葬公益设施建设的政策和办法;工商联要引导企业家群体自觉抵制奢侈浪费、大操大办、盲目攀比炫富等不良风气的影响;市外侨办要做好华侨归侨、侨属侨眷等人员宣教引导,避免其回乡大操大办婚丧喜庆事宜;教育、卫计、国资委等部门要在本系统内开展婚丧礼俗整治专项行动,力行婚丧等红白事简朴节约,避免铺张浪费;工青妇等群团组织要广泛联系各自群体,将婚丧礼俗整治作为文明家庭、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岗等工作的重要内容,深入开展宣传教育,适时适地举办各种简约而朴素的集体婚礼,形成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节约光荣、铺张可耻的良好风尚。

(三)强化规矩纪律。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认真执行《关于严格规范领导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暂行规定》(温委办发〔2012〕143号)。依规实行党员干部、公职人员节俭办理婚丧事宜承诺、报告、公示制度和利益冲突回避制度,严格控制婚丧事宜参与人数、车辆、桌数、礼金、花圈花篮、礼炮等数量,拒收管理对象和可能影响公正履职人员的礼金、礼物;不办或者简办乔迁新居、庆生祝寿、谢师升学等宴请事宜。加强监督管理,设立举报投诉热线,专门受理党员干部、公职人员违规违纪操办红白喜事及扰民现象,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诫勉谈话或者组织处理,构成违纪的,依纪依规给予纪律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有关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各人民团体、国有企事业单位参照党员干部标准,抓好本单位职工的教育管理。

(四)强化落实落地。各地各有关单位要对照目标任务要求,逐一做好细化落实。建立由乡镇(街道)统筹,村为单元,网格管理,实行婚丧办理全程跟踪服务的机制。实施事前告知、事中监督、违规提醒程序,通过源头管理和全程跟踪,切实解决婚丧礼俗整治落地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运用“一约四会”(村规民约、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红白理事会),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等内容写入村规民约,并在村显著位置上墙公布。全市各行政村红白理事会要建立常态化议事制度,做到有章程、有活动、有记录、有成效。各县(市、区)文明委要制定本地红白事参考标准,各村红白理事会参照标准,在村民协商自愿的基础上,体现自治原则,废旧立新,严格执行,实行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把婚丧礼俗整治真正落实到基层。

各县(市、区)要结合各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办法,抓好贯彻落实。


中共温州市委办公室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1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