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为有效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南塘镇借鉴试点村成功经验,今年推出多项举措,倡导厚养薄葬、文明祭祖新风,引导广大群众养成勤俭节约、文明高尚的生活方式。
一部曲:试点推广,实现全镇范围内“零烟花”上
坟祭祖。南塘镇鲤鱼山村早在2014年4月就启动全市移风易俗殡葬改革试点。村里成立了红白喜事理事会,即村移风易俗领导小组,成员由村双委班子人员、老协理事、村民代表组成。红白喜事理事会主动向丧事家庭无偿安排治丧工作人员,提供白纸绢花取代毛巾。经过几年运行,鲤鱼山村移风易俗殡葬改革工作进展顺利,群众反映良好。在这几年清明节期间,试点殡葬改革的鲤鱼山村村民祭祖上坟已实现“零烟花”,村庄的环境卫生也有了很大改善。周边村庄群众十分认可鲤鱼山村做法,纷纷起而效法。镇党委政府借势在全镇范围内推广此做法,悬挂移风易俗横幅,严管丧葬用品市场,确保实现全镇范围内推广村民祭祖上坟实现“零烟花”。
二部曲:严管严查,坚决遏制青山白化。南塘镇结
合实际情况,深化殡葬改革、青山白化治理工作,加强对“三沿五区”视线范围内坟墓的生态化整治,坚决禁止新建、扩建、迁建等违规行为,以“零容忍”的态度禁止新建私坟,对辖区范围内的新建私坟发现一处拆除一处。3月8日,开展青山白化专项整治统一行动,共拆除翻新坟墓3座,打响今年遏制青山白化回潮的第一枪。同时,继续对现有私坟实行生态化改造,以泥土覆盖深埋后,以土生草,植树绿化,真正做到还绿于山,造福于子孙后代。
三部曲,推出八项举措,将丧葬陋习整治纳入村规民约。南塘镇推出八项举措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并要求各村把举措融入到村规民约中。一是将出殡期限于五日内。二是严禁燃放烟花爆竹。出殡时在本宅院内以及墓地时可适量燃放爆竹,在送葬途中严禁燃放。三是一律不准发放毛巾,用鲜花或白纸绢花代替。四是花圈、花篮、花柱只准摆放一对。五是鼓乐队人员限制15人以内。六是酒席数量限制在20桌以内,严格取消头夜酒(即出殡前夜的酒席),宵夜从简。七是严禁以营利为目的的赌博活动。八是严禁新建、翻新、修复私坟。同时,南塘镇要求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做社会新风的引领者、倡导者、践行者。该镇还对遵守规定的村民,做出相应的奖励与精神鼓励,如现金奖励,并推选为十星级文明户。
四部曲:组建志愿队伍,管理和服务齐头并进。“清明节快到了,这几天我们就开始在路口提醒村民,上山注意安全,文明扫墓。”南塘镇成立了一支移风易俗志愿者队伍。这支队伍负责监督一切违反移风易俗工作要求的行为陋习,监督酒席办理、烟花爆竹燃放、花圈摆放等。特别是对一些地方宗族势力和相关利益势力的破坏,做到有举报必查、有查必纠。
五部曲:宣传教育先行,进一步凝聚人心形成共识。专门印发《南塘镇“文明追思”过“绿色清明” 倡议书》2000多份,在上山路口由志愿者和村民分发给清明节期间祭祖群众和普通路人,在《今日南塘》公共微信、微博平台全面呼吁群众过“绿色、平安、文明、开明、健康”清明。3月28日上午,南塘镇在里塘村文化广场开展“文明追思、绿色清明”主题宣传活动,发放各类知识宣传品、宣传单500多份。现场,志愿者和村民们还一起做清明粿,并免费赠送路人享用。“争做告别陋习的先行者、文明祭祖的带头人,过一个绿色、平安、文明、健康的清明节……”村民们接过倡议书时纷纷称赞,都说文明祭祖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