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各县(市、区)党建引领“共享社·幸福里”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民政部门,市本级社会组织:
为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功能作用,大力推动社会组织参与“共享社·幸福里”建设,助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新格局,经研究,决定在全市社会组织中开展“红社惠民”行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目标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强化党建引领为主线,以服务群众为要求,聚焦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以全市社会组织党群服务中心为主要阵地,以村社组织活动场所、小区“瓯江红”党群服务阵地为支撑,充分发挥多级平台优势,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志愿者、社会工作者下沉住宅区,整理社会资源、梳理群众需求、开展惠民服务,结对小区(社区、农村)建立支援关系,全年开展活动数量不少于600场,打造一批共建共治共享的共同富裕新场景,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为温州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样板贡献力量。
二、方法步骤
社会组织“红社惠民”行动贯穿全年,分为四个步骤进行:
(一)建立清单阶段(3月中旬前)。各县(市、区)民政部门动员辖区内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共享社·幸福里”建设。结合各社会组织自身资源及特色,发挥专业优势,聚焦群众关注热点难点堵点问题,收集服务资源清单,参考《全市社会组织“红社惠民”行动服务参考目录》设计点单式服务项目,在供需对接的基础上,最终建立服务资源清单。开展社会组织进小区(社区、农村)结对活动,以“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的形式,推动社会组织与小区(社区、农村)建立长期结对关系,确保全市社会组织结对的小区(社区、农村)不少于800个,有条件的地区可逐步扩大范围。3月20日前,各县(市、区)民政部门将服务资源清单备案表通过服务阵地公告栏、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向社会公开,并将服务资源清单备案表及结对清单报市民政局备案(见附件2、3)。
(二)实施服务阶段(6月底前)。要建立社会组织从业者与专职社区工作者联动共享机制,加速推进社区、社会组织、社工、志愿者、社区慈善力量“五社联动”,积极整合各项资源,大力引导社会力量提供适销对路的服务。要紧扣“一老一小”服务需求,引导社会组织配合社区(农村)开展好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探索以项目购买的形式,为老人提供助餐、助洁、助医等服务。要开展困难群体救助服务,聚焦困难户、空巢老人及留守儿童家庭等重点对象,发挥社会组织作用,为困难群体提供亲情陪伴、生活照料、心理疏导、法律援助、社会融入等个性化救助服务。要开展公益性服务活动,组织社会组织为群众提供应急救护、消防安全、法律咨询、体育健身等方面的知识技能培训。要建立服务需求认领机制,指导区域内社会组织党组织开展微心愿认领、固定活动日、志愿服务行,推动服务活动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
(三)培育典型阶段(9月底前)。各地要按照“可看可学、务实管用”的要求,落实专人负责,加强工作指导,选树先进典型,大力培育社会组织参与“共享社·幸福里”建设的行动样板。要组织开展“互看互学”活动,通过实地考察、座谈讨论、参与活动等多种形式,交流社会组织参与“共享社·幸福里”建设的经验做法,努力提供更优更好服务。
(四)提炼总结阶段(12月底前)。各县(市、区)民政部门要认真对社会组织开展“红社惠民”行动进行总结,认真梳理好做法好案例,市民政局将适时开展调度分析。建立工作做法“一季一报告”,各县(市、区)民政部门每个季末25日将本季度有关情况前报市民政局。
三、工作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市、区)民政部门要把开展“红社惠民”行动作为助力“共享社·幸福里”建设的重要任务,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主要领导要统筹协调、定期过问、带头参与,分管领导要积极谋划、加强调度、推动落实。要积极争取组织部门、群团组织等的支持,采取一定激励措施,确保完成各阶段任务。要激发社会组织参与热情,将社会组织参与“红社惠民”行动纳入社会组织评估指标、品牌社会组织考量指标,对符合福彩公益金范围内的公益创投大赛项目予以一定的政策倾斜,享受社会组织孵化平台优先服务。
(二)加强督导指导。市民政局将社会组织开展“红社惠民”行动作为民政工作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以适当方式亮晒通报各县(市、区)工作进展情况。市县民政局有关负责同志,要经常深入社会组织开展活动一线,了解工作情况、排摸问题诉求、加强工作指导、提出优化建议,推动社会组织不断提升工作质效。
(三)加强氛围营造。充分运用媒体宣传矩阵,宣传“红社惠民”行动的意义、举措和成效,激发广大社会组织积极性。打造特色品牌,社会组织开展“红社惠民”行动,统一使用瓯江红“共享社·幸福里”标识,增强群众的认同感。注重选树典型,总结好经验做法,打造一批可推广、可复制、可借鉴的样板,形成全员参与、共享共建的浓厚氛围。
3.全市社会组织“红社惠民”社会组织进小区(社区、农村)结对清单.doc
温州市党建引领“共享社·幸福里”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温州市民政局
2022年3月8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