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门推出十大活动积极引导
140多万市民平安有序文明祭扫
发布日期:2021-04-12 14:59:34 来源:温州日报 浏览次数: 字号:[ ]

鹿城活动现场

海葬活动现场。 刘伟 摄

瑞安活动现场

骨灰联合海葬、树葬、花葬,集体悼念追思……在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清明节来临之际,全市各地民政部门相继推出10大清明节主题宣传活动,积极营造厚养薄葬、移风易俗、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引导群众树立绿色、文明、低碳祭扫新风尚。

大数据显示:3月20日以来,温州市共开放1534个现场殡葬祭扫服务机构,接待祭扫群众1467215人,共疏导车辆337681辆,参与服务保障工作人员95189人次,开通网络祭扫平台15个,通过网络祭扫的群众20152人次。清明节期间,民政相关部门全员出动执勤无休,广泛宣传文明祭祀,平安清明,出动宣传车355辆次,悬挂文明祭祀宣传横幅8928条,确保了清明祭扫平安有序。

及早做好清明工作预案

3月,民政部和浙江省民政厅相继召开了《2021年清明节祭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各地认真贯彻落实精神,实现文明祭扫、平安清明的目标。

温州市民政局立即行动,及时作出清明节期间服务管理工作方案,发出通知要求各县(市、区)民政部门强执行抓落实,积极创建安全有序平安文明祭祀环境,在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下,统筹做好清明节期间疫情防控和群众祭扫工作。

针对清明节期间群众祭扫时间短,空间小,密度高的特点,民政部门压实属地责任和监管责任,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和安全管理要求,完善各项服务保障措施,确保清明节祭扫工作全面平稳有序。压实乡镇(街道)、社区(村居)责任,对农村公益性墓地及历史埋葬点,乡镇(街道)、社区(村居)安排专人负责清明节祭扫活动的服务保障、疫情防控和安全管理。

倡议市民有序文明祭祀

去年因疫情影响,清明祭扫停顿了一年,今年会迎来祭扫高峰。温州市民政局未雨绸缪,联合温州市文明办,于3月17日向全市人民发出清明节文明祭祀的《倡议书》。

倡导广大市民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主动劝导海外亲友暂缓回乡祭扫;严格落实祭扫场所清洁消毒、祭扫人员体温检测、口罩佩戴、健康码监测等防护防控措施;合理安排祭扫时间和路线,错峰祭扫,尽可能降低祭扫人流密度,减少祭扫现场人员聚集,确保祭扫活动安全有序。

倡导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及社会公众人物弘扬先进文化和新风正气,做领头雁、带头人率先垂范、以身作则,积极向亲朋好友和身边群众宣传文明健康的祭祀方式,监督和制止不文明祭祀行为。

工作人员节日坚守岗位

临近清明的3月l9日是浙江省第l2个森林消防宣传日,各地民政部门抓住契机,深入开展移风易俗文明祭祀宣传,提倡无烟扫墓、文明祭祖,积极引导群众以植树、献花等文明方式祭祖,摒弃焚香、点烛、放烟花爆竹、烧纸钱宾器等上坟陋习。

全市民政殡葬机构在清明祭扫高峰时段实行无休工作日制度,全员工作到第一线,实行“无烟”陵园,促进绿色文明祭祀。

记者了解到,民政部门通过多种方式来满足群众的祭扫需求,今年敬献鲜花、网络祭扫等祭扫方式逐渐成为文明新风尚。

我市举行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活动

每当慎终追远、缅怀故人的时节,人体器官(遗体、角膜)捐献者应该得到世人的礼赞和致敬。4月2日,温州市红十字会、市民政局等部门工作人员、捐献者家属和受捐者代表等社会各界人士近百人集会,在基安山陵园红十字博爱纪念园举行2021年温州市人体器官(遗体、角膜)捐献缅怀纪念活动。

遗体、器官、角膜捐献是泽及他人、延续生命、造福社会的大爱善举,他们虽不言不语,却是传道授业促进医学事业发展的无语良师,带给无数患者摆脱病魔的希望之音,铮铮诉说着生命的圣洁和奉献的高尚。各单位代表、捐献者代表和受捐者代表向镌刻着捐献者名字的博爱纪念碑献上花篮和鲜花,在纪念碑周围松树上悬挂缅怀寄语爱心卡,表达哀思和崇敬之情。整个缅怀纪念活动庄严肃穆,感动人心。

据介绍,温州市作为浙江省人体器官捐献首批3个试点城市之一,自2010年11月3日启动试点工作以来,全市器官(遗体、角膜)捐献志愿者累计登记13276例,累计实现器官捐献135例、遗体捐献60例、角膜捐献760例。

鹿城区举办清明海葬追思活动

崇尚海葬追思,礼赞生命芳华!4月1日上午,鹿城区文明中心、鹿城区民政局在位于市区翠微山上的纪念海葬逝者的生态回归纪念园--义园举行海葬追思活动。

在海葬追思仪式现场,所有人员一起面朝镌刻着逝者名字的纪念石碑,为拥有“回归自然、绿荫后人”环保理念的海葬逝者默哀。随后,海葬逝者家属带着缅怀悼念之情将手上的黄丝带系于树上。

据介绍,今年是纪念园首次开展对海葬逝者的纪念活动。海葬能减轻家庭的负担,也能保护环境和生态。

我市举办大型骨灰联合海葬活动

美丽的生命灰烬,踏着朵朵浪花的步履,渐渐与海天融合,以最接近自然的方式回归大自然!3月29日,2021年温州骨灰联合海葬活动在平阳县举行。

当日上午,200多名参加温州市民政局举办的骨灰联合海葬活动的逝者家属汇聚平阳县,家属代表随船出海,在一片清澈、一望无际的东海上。随着三长声低沉雄浑的汽笛声响,工作人员开始把鲜花撒向大海,缓缓将安装着亲人骨灰的安息盒沉入大海。

温州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温州市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广大市民思想观念发生很大的变化,殡葬祭祀活动逐步趋向绿色、生态、文明。本次海葬活动人数也创历史新高,有109位逝者家属为自己的亲人报名,选择这种最接近自然的方式回归自然,让生命与自然界继续互依互存,让生命在大海的怀抱中自然延续。

据介绍,温州全面推进以骨灰楼(堂、塔)、花葬、树葬、草坪葬、海葬为切入点的节地生态安葬,新审批公墓实行骨灰楼(堂、塔)、花葬、树葬、草坪葬等生态安葬的占比达到100%,提高新增死亡人口节地、生态安葬占比达70%。建设节地生态安葬点,争取在2021年底实现乡镇(街道)行政村覆盖率达到70%。

清明祭祀重于心而不拘于形!为鼓励市民积极参与移风易俗活动,对自愿参加骨灰海葬仪式的群众,活动过程不收取任何费用,并对参加海葬的逝者家属奖励5000元至8000元的补助。温州市民政局负责人还介绍,温州市在市区翠微山公园内设立生态回归纪念园,亲属可申请在纪念园内的海葬纪念碑上镌刻海葬逝者名字,以便亲人悼念追思。

市民对海葬的认知度与认同度都有所增强,手捧市民政局颁发的《海葬证书》的逝者家属在现场说,绿色环保殡葬是一种潮流,殡仪馆的服务也到位,对参加骨灰海葬的逝者,殡仪馆提供免费火化及骨灰寄存服务,直至骨灰撒海之日。温州市殡葬管理处为所有参加骨灰海葬活动的逝者设立网上灵堂,更方便亲属平日寄托哀思。

瑞安市举行集体花葬仪式

17名逝者的骨灰一同隆重安葬在十多平方米的花坛中,瑞安市2021年“平安清明 文明祭祀暨第三届集体花葬活动仪式” 3月29日在永泰陵园内举行。

伴随着哀乐,17名逝者亲属与志愿者们在庄重地三鞠躬后,将鲜花放置在安放骨灰的花坛中。最终,逝者的骨灰将与泥土、鲜花融为一体。这里没有林立的墓碑,花坛旁伫立的纪念墙,镌刻着每一位逝者的名字。

花葬是一种不留骨灰,节约、节地、环保、庄重的现代文明葬法,逝者骨灰集中安葬在花坛内,采用可降解环保材料盛装骨灰,3个月内骨灰将与大地相融,花坛可以循环使用。

瑞安市全域实施办丧“六禁一倡导”,大操大办基本禁绝,丧事随礼“送100回80”成为新民俗,“移风易俗、丧事简办、厚养薄葬”的文明新风深入人心,涌现出全家签署遗体捐赠协议的全国“最美家庭”吴永安一家,生前捐献所有财产、故后捐献遗体的“金子心老人”彭秀兰等感人典型。

龙湾区举办清明文化节活动

4月2日,龙湾区第八届清明文化节启动仪式于黄石山雕塑公园开幕。

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倡导现代文明风尚、深刻践行环保理念是活动的一大亮点:场地内设有许愿树,供现场参与者以挂心愿牌、写信的形式寄托对故人的深沉哀思;墓园入口处设立移风易俗展板、文化宣传墙以追溯清明文化的由来,普及传统习俗及文化内涵等,开展传统民俗体验、用纸钱兑换鲜花篮和电子蜡烛,以实际行动推动文明祭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