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政动态  ->  县市动态
苍南县:党建引领 政府引导 社会主导 社会组织成基层社会治理“好帮手”
发布日期:2020-09-14 17:17:48 来源:苍南县民政局 浏览次数: 字号:[ ]

坚持党建引领把方向、政府引导优环境、社会主导激活力,我县大力培育发展公益社会组织,精准打造“公益苍南”品牌,积极推动社会组织、社区、社工“三社”联动,发挥了在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推进平安建设、推动民生事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有效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效能,被列为全省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建设创新示范观察点。昨天,县委改革办常务副主任李健告诉记者,目前,全县登记社会组织达950家、备案社区社会组织997余家,社会组织总数及万人拥有登记数居全省前列。

集成化“补链”,补齐公共服务资源短板。规范化“强链”,健全运行管理监督体系;协同化“延键”,延伸社会组织服务触角。记者同时从县民政部门了解到,我县努力探索“准入—管理—提升”的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新模式,做大做强做优社会组织的公共服务链,我县目前有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70余家,已在全省乃至全国打响“壹加壹应急救援”“绿眼睛动物保护”“民健社会工作”等社会组织品牌。特别是重点培育发展的16家应急救援类社会组织,成为我县防灾减灾救灾和这次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社会力量。

把好“方向标”

将党建工作融入社会组织管理全过程,作为社会组织登记的前置条件、年检的必需内容、评估的硬性标准。在全县成立民政、教育、卫生等7个社会组织联合党委,负责牵头抓好各领域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同时,我县探索并总结出了“三个同步”摸清家底、十项措施提升能力、党建协同促融合的社会组织党建“苍南经验”。目前,全县社会组织通过单独、联合、拓展等形式成立党组织,覆盖率达97%,党建工作也通过各种方式实现了全覆盖,并将党建贯穿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全过程,现已创建社会组织党建示范点26个、党建品牌35个,全县各社会组织党组织年均服务群众10万余人次,党员“救”在身边、“红色细胞服务驿站”“同心圆”等党建品牌深入人心。

建立社会组织党建管理系统,开展社会组织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切实做到全县社会组织负责人身份清、人数清、党员清、隶属关系清、活动情况清等“五个清”,以及党组织要有专(兼)职党建工作联络员、有入党积极分子、有每年一次的负责人教育培训、有党员活动场所、有党建品牌、有党建宣传栏等“六个有”。记者获悉,目前,全县社会组织从业人员已达2.1万人、在册党员3265名,105名社会组织负责人担任党组织书记,近3年发展党员161名。

优化“孵化器”

简政放权,鼓励发展,我县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涉及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培育发展、规范管理等政策文件和措施达20余份。同时,着力推进社会组织登记管理领域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实行“审管分离”,依托大数据平台和信息化手段,加强社会组织事项审批备案、事中监管、事后评估,实现全方位、系统化的管理和服务,有效优化社会组织发展环境;健全完善县、乡镇、社区三级社会组织管理服务平台,打造“五位一体”的县级社会组织党群服务中心综合性服务平台,2018年底该平台被列为省示范点;健全完善19家乡镇社会组织服务指导站、68家社区社会组织服务工作站,实现乡镇、社区枢纽型、支持型、智慧型社会组织全覆盖。

据了解,近年来,我县通过“组织共同体、服务共同体、公益共同体”模式,已培育孵化45家专业公益社会组织。引导发展19家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机构,创新建立5个专业社工工作室,实施“矛盾纠纷化解”“慈善大本营”、“唤醒爱”等专业化社工项目,推动公益社会组织向专业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发展。同时,坚持监督管理与培育发展并重原则,着力强化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健全完善公益慈善社会组织法人治理结构,县慈善总会、绿眼睛青少年环境文化中心、同城爱心社工服务中心等获评温州市优秀社会组织和社会组织评估5A等级。开展了常态化监管和综合监管,加大对社会组织的监督检查力度,建立社会组织活动异常名录和严重失信名单。近年来,共撤销登记63家“僵尸型”或不合格社会组织,引导注销近100家活动不正常或停办的社会组织。我县还大力推进政府职能向社会组织转移,健全完善转移事项目录140项,列入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资质社会组织推荐性目录473家,2016年以来相关社会组织年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超3800万元。“壹加壹”推出的“救援属地管理”经验获民政部肯定并在全国推广。

激发“源动力”

“搭建自治平台,实施增量提质;出台扶持政策,实施公益创投;寻求多方合作,实施对外交流。我们坚持社会力量的主导作用,大力融合和激化社会组织的强大“源动力”,强大助推苍南的社会管理和经济发展。”县民政局局长丁许远介绍说,我县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和社工参与县社会组织促进会、社会组织发展基金会、社工服务中心、社工协会等,实现社会组织间信息相通、人才流动、项目协调、资金调节和联合协作。我县实施了社工人才“增量与提质”工程,出台激励政策引导各社会组织从业人员参加社工职业资格考试或评审,2019年全县通过国家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考试人数415人,连续两年列全市第一,全县现有国家级和市级社会工作师、助理社会工作师1819人;5年来累计签约优秀公益项目205个,投入资金450余万元。

据了解,我县成功举办首届海峡两岸(苍台)社会组织公益交流活动,壹加壹应急救援中心等5家社会组织分别与台湾中华社会组织发展协会等5家社会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同时,积极寻求国内知名高校和专业机构支持,多次邀请清华大学NGO研究所苍南指导工作;与浙江师范大学建立社会工作战略合作关系;经常邀请省内外高校专家学者来苍开展项目督导、专业培训和人才培养等工作。目前,“壹加壹”、“绿眼睛”、民健社、“扶苗公益”、同城爱心等公益社会组织品牌逐步打响。近年来全县还累计获中华慈善奖、全国志愿服务示范团队、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等国家、省、市荣誉3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