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政局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发布日期:2020-02-20 11:27:52 来源:市民政局 浏览次数: 字号:[ ]

自疫情发生以来,市民政局高度重视,按照省民政厅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坚定贯彻落实“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理念,以严格的纪律、过硬的作风、有力的防疫管控措施,打好疫情阻击战。目前,全市各养老机构、殡仪馆、救助站及福利机构等民政领域防疫工作正常,无疫情发生。

一、系统周密部署,织好民政防疫“安全网”

(一)快速行动,部署安排到位。疫情发生后,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姜迪清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成立局领导小组,局主要领导任组长,组建工作专班,并制定民政系统具体防疫措施意见。各县(市、区)也成立相应机构,构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体系,形成全市民政系统上下共抓防控的格局。1月26日,市民政局经专题研究,并报经市政府同意,第一时间发出《暂停部分民政公共服务的紧急公告》,在机构、人员、措施等方面督导全市养老机构、救助站、殡仪馆等民政领域的防疫工作。2月3日下午,温州市举办第五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市民政局通报养老机构和婚姻登记方面疫情防控情况。

(二)关注重点,督查指导到位。全市各级民政防疫相关岗位取消休假,市县两级民政部门主要领导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刚性落实防疫举措,开展“地毯式”督查,层层传导压力,确保疫情防控无死角。2月1日,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姜迪清赴殡仪馆、儿童福利院、社会福利院、救助站、养老院等民政服务机构检查指导,并指导各地民政疫情防控工作再部署、再落实。

 (三)强化管理,巡查报告到位。严格实行疫情监测和值班值守报告制度,全力做好应急响应和处置工作。落实全系统24小时值带班制度,建立疫情防控信息“日报告、零报告”制度,确保全系统信息畅通,以严格纪律过硬作风保障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二、紧盯重点领域,打好民政防疫“阻击战”

(一)全力打好养老机构疫情防控阻击战。目前,我市仍在运营的养老机构271家,在院老年人7438人,全市养老服务机构中暂未发现疫情。一是实行封闭式管理。自2020年1月26日10时起,对全市养老机构暂时全面实施封闭式管理,暂停已回家过年老年人返院入住,停止组织集体活动,对工作人员和入住老年人每日进行体温检测,并预留隔离床位。全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和老年食堂也同时停办,并于1月28日12时起暂停养老服务补贴上门服务。二是加强督导检查。全市各级民政部门全员出动,联合街道社区对全市养老服务机构开展全面督导检查,确保防疫措施的落实。在督查中,针对养老机构普遍存在的物资紧张和就医难问题,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发挥行业协会作用,筹集分发一批口罩、消毒水、体温计、老年人应急药品等急需物资,如瓯海民政部门积极筹集1890个口罩、160瓶酒精、100瓶消毒片发放到各养老机构,保障疫情期间养老机构正常运行和防御到位。三是强化宣传引导。面对突发紧急疫情,针对老年人和家属没有思想准备,加强在院老年人、家属的心理慰藉和心理疏导,做好疫情防控正面宣传教育,教导老年人学习正确的防护知识,引导老年人观看关注新闻报道和权威媒体,做到不恐慌、不信谣、不传谣。考虑到春节期间老年人的恋家情结,利用视频通讯等手段为老年人提供与亲属间的亲情沟通,纾解老年人焦虑恐惧情绪,保持老年人的良好心情和生活秩序。

(二)全力打好殡仪服务机构疫情防控阻击战。紧急制订出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疫情防控工作流程》,指导殡仪服务工作有序开展。自1月28日市民政局紧急通告发布后,市殡仪馆办丧群众聚集、人员防控得到了有效疏散和控制。截至2月3日,市殡仪馆共接待办丧群众3368人次,劝解引导疏散群众3190人次。其中办理火化洽谈登记331起,接待群众827人;本馆接运遗体95具,接收瓯海、龙湾、永嘉馆运遗体209具,接待群众914人次;火化遗体376具,近距离接待丧属群众1589人次。一是做好公众告知,自1月27日8:00起,全市各殡仪馆(殡仪服务中心)暂停举行遗体告别仪式、办白宴,集中办丧时间不得超过3天(含);禁止在守灵厅念佛诵经、做道场;在殡仪馆守灵的家属每天不得超过7人;陪同逝者火化的家属不得超过10人。二是组建应急小组,劝解疏导群众,组织人员在殡仪馆主要入口对来馆丧属、办丧车辆进行劝离。如市殡仪馆实行凭票进入守灵室,有效地将守灵家属控制在7人以内。三是做好体温测量,对所有进馆人员开展体温测量,内部重点服务场限制人员数量并二次测温,做好进入人员身份信息登记工作,要求戴好口罩方可进入馆区。并及时巡查、劝导守灵家属戴好口罩,悼念人员及时离场。四是科学安排火化时间,避免出现人员聚集高峰。五是加强内部管理,工作人员实行AB岗轮班制。在消毒防护方面,对殡仪馆內休息大厅、火化预备间、殡仪车辆等重点场所进行深度保洁消毒,引导劝离群众密集性聚集。六是制定处置预案。按照相关工作规定,按照以人为本、依法规范、审慎稳妥、就近火化的原则,科学制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遗体(含疑似)处置预案,加强卫生防护,防范疾病传播风险。

(三)全力打好救助管理机构疫情防控阻击战。1月24日至2月3日18时,全市救助管理机构共救助54人,其中市本级救助32人(湖北籍1人,公安护送,去年9月来温打工,期间未回湖北,无发烧,目前还在站),乐清市救助1人,瑞安市救助11人,永嘉县救助2人,平阳县救助3人,苍南县救助5人。截至目前,全市救助管理机构共在站求助对象5人,全部在市本级站。一是制订防控标准。1月27日制订《市救助管理站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要求每位值班人员严格按照指南接收救助对象,同时下发各县级救助管理站供参考。二是加强接待管理。按照“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的原则,认真做好入站、在站人员身体检视工作,凡进站必须测量体温,未经检视一律不得入站。窗口接待工作必须做到“三询问”和“两测体温”。“三询问”即问近两周来有没有去湖北特别是武汉、问有没有发烧感冒、问有没有和野生动物接触史。“两测体温”即进门测一次体温,10分钟后再测一次体温。三是加强站内区域管理。站内临时设置独立观察区域,新入站受助人员暂予安排在独立房间接受观察。加强站内受助人员体温测量,每天9点、12点、17点定时三次测量受助人员体温,并做好记录。四是加强心理慰藉工作,做好受助人员心理调节,重点关怀在隔离区观察的受助人员。

(四)做好疫情期间安全婚姻登记工作一是切实减少婚姻登记场所人员集聚。1月26日市民政局发布紧急公告,取消我市部分县(市、区)婚姻登记机构原先已安排2月2日加班开放登记的决定,暂停包括婚姻登记在内的部分公共服务事项的服务。对已在预约系统预约的300多对当事人,除了在新媒体、政务网上向社会公告外,并通过电话、微信等形式一一联系通知到位,做好解释说明。二是启动特殊时期妥善处理婚姻登记与服务的应对预案。为防止人员集聚,采用预约分时段登记。在2月9日后,疫情解除之前,确需办理婚姻登记的新人,需提前在浙江政务服务网、浙里办APP、浙江省婚姻登记网上预约系统或电话联系各相关婚姻登记处进行预约婚姻登记事务。各地民政部门婚姻登记处将结合本地情况,视情分批分段进行登记,避免扎堆登记,缩短人员逗留时间,有效防止人群聚集。暂停全市各地婚姻登记处的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和结婚颁证仪式。三是切实加强婚姻登记场所安全防护。加强婚姻登记场所内卫生消毒。进入婚姻登记场所,必须佩戴口罩、配合测量体温、服从防疫管控;非婚姻登记当事人原则上不要进入婚姻登记场所。

(五)做好儿童福利院等福利机构疫情防控工作。目前,全市共7家儿童福利机构,有儿童441人;市社会福利院有对象209人。一是密切关注福利机构对象,特别是老人、儿童身体情况,每天监测体温,发现情况及时隔离送医就诊,并加强福利机构生活区消毒。对市儿童福利院来自湖北探访的四位护理员家属进行隔离观察,每日两次体温监测并做好记录,目前隔离对象均已度过隔离期,身体状况良好。二是保障后勤物资供应,分批购置防护口罩、消毒剂、测温仪等防护物资,食堂严把食材入口关,保证福利机构饮食卫生安全。三是做好寄养家庭的防病宣传、消毒工作,建立线上家访工作制,通过微信了解寄养儿童情况,做好寄养家庭的动态管理工作。五是强化应急保障,加强福利机构行政和医务人员24小时值班巡查,落实备班人员,充实一线力量,备班人员要时刻待命,手机24小时开机,随时为可能发生的状况做好应急准备。

三、坚持“三社”合力,引导社会力量有序参与战“疫”

全市民政部门积极引导动员全市社区、社会组织、社工机构有序参与战“疫”,发挥好“三社”资源优势、人才优势,为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发挥积极作用。截至2月3日16时,全市共有261家社会组织协助当地党委政府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派出志愿者5766人,通过发动会员或链接社会资源,共计接受社会捐赠资金达3297万元,接收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等救援物资265万件,折款1562万元。其中开展政策宣传服务达124万人次,协助村居排查对象达47.63万人次,在交通卡点帮助疏导和输送人员45.19万人次。

(一)宣传普及全覆盖,拉响防疫警报器。通过微信、短信、电话、和“智慧村社通”平台等媒介第一时间向社会组织、社工机构和社区转发了《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进一步动员城乡社区组织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社区防控工作》《致浙江省14余万名城乡社区工作者的一封信》、《温州市防控工作通告》、《中共温州市委组织部关于做好疫情防控一线党员干部、医务工作者关心关爱工作的通知》等部、省、市疫情防控文件精神。同时,下发了《关于做好社会组织防控肺炎疫情的通知》、《关于号召温州市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安全有序参与疫情防控的倡议书》、《向奋斗在一线的温州村干部、专职社工的致敬信》,从城市社区到行政村、从行业协会到社区备案社会组织、从社工机构到慈善组织、从村社干部到专职社工、从志愿者到社区工作者,实现上级文件精神传达横向到边,纵向到人。要求全市社会组织、社工机构、社区做到“三个暂停三个强化”:暂停近期大型会议、暂停举办大型公众聚集性活动、暂停举办宴会聚餐,强化自我防护、强化有序参与、强化舆论引导,全力协助当地党委政府机关阻击疫情,拉响全民防御疫情的警报。96345热线切实发挥咨询宣传门户作用,专门开辟防疫关怀专线24小时为市民提供医疗咨询、知识普及和心理疏导。结合“智慧村社通”、局微信公众号和市级报刊,及时宣传村社干部和社会组织的典型事迹,辐射带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我市疫情防控工作。

(二)分类指导全过程,建好信息传导“服务器”。一是积极引导社会组织有序参与。引导异地商会加强对各地会员及亲属的宣传教育和疫情信息报告,尽量避免疫情扩散。引导食品、餐饮类行业协会商会做好行业行为监督,不哄抬物价,不囤积货物,维护市场正常秩序。引导医疗类、心理辅导类社团和社工机构发挥专业优势,全天候提供线上专家咨询。目前全市各行业协会商会均发布倡议书和公开信。温州市心理咨询师协会等4家社工机构持证心理咨询师、社工师公开微信号,开通了心理疏导热线,提供心理疏导、心理支持、情绪支援、危机干预等方面的线上咨询服务。全市各地老卫协在“微医互联网总医院”提供新冠肺炎网上救助咨询服务。二是积极引导社会资源合理分配。建立了疫情防御问题报送机制,形成物资供需信息枢纽,着力促成供需对接,争取社会资源、社会力量在市域范围内精准流向。确定并公布红十字会、市慈善联合会作为境内捐赠单位,温州医科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为境外捐赠单位。引导安基金给温六医等9家医院和街道社区等单位送去了共计350桶酒精、360瓶手部免洗消毒液、392个防护面罩等物资。引导温州一鸣公益基金会为龙湾、永嘉、瓯海等患者集中的定点院区医务工作者提供20余万份“爱心早餐”。引导100支应急救援队伍和一批志愿者驰援交通、公安、城管等部门在高速口、动车站、通乡干道、农贸市场设卡排查,实施闭环管控。引导温州市爱心屋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募捐购买的5吨医用酒精、150支红外线额温枪、5000副护目镜等31.2万元的医疗物资投放到平阳、乐清、鹿城等地。

(三)凝聚合力全方位,筑牢战“疫”联防墙。一是组织商会联防。各地民政部门紧紧依托在温的异地商会力量,扎紧扎牢防疫防线,落细落实“防输入、防扩散、防事故”工作要求。尤其发挥湖北省在温的湖北商会、恩施商会、咸丰商会等商会力量,做好返乡、返温人员的信息报告和人员稳控工作,着力缓解我市源头防控压力。二是引导内外联动。温州市总商会等商界、侨界力量集中的行业协会商会、公益慈善组织通过温州市旅行社行业协会“人肉”运回在西班牙、意大利、俄罗斯、印尼等地为疫区购买的170余万只口罩、2万余把红外测温仪和数十万套防护服等大批医用物资捐赠给温州各地疫区。三是参与社区联控。倡议号召全市各地227家社会组织和9407名志愿者、社区工作者配合相关部门在高速出口和主要路段拉网设卡、排查回乡人员、蹲点监测、提供运输工具,无偿用于高速出口检查组人员的休息、运送疑似人员;配合相关社区对各通村路口、农贸市场、宗教场所、重点小区楼宇等场所实施知识普及、劝导疏散、卫生消杀、测量体温和健康检查登记和个别监视,为打好疫情攻坚战提供有力的后勤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