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政动态  ->  市级动态
市民政局荣获全国民政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
发布日期:2020-12-30 08:44:18 来源:市民政局 浏览次数: 字号:[ ]

弘扬抗疫精神,为民政事业增光添彩。日前,民政部决定授予199个集体“全国民政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称号,授予199名同志“全国民政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授予498名同志“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优秀城乡社区工作者”称号。

温州市民政局荣获全国民政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泰顺县养老和儿童福利事务管理中心主任陈敏荣获全国民政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乐清市城东街道东山南社区党委书记、居民委员会主任王丽旦,瑞安市安阳街道育才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居务监督委员会主任谢俊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优秀城乡社区工作者称号。

疫情发生后,温州成为全国除湖北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人数最多的地级市、疫情“重灾区”。市民政局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按照民政部和省厅部署要求,不折不扣落实市委市政府“二十五条紧急措施”,始终以临战状态,铁一般的担当,落实各项决策部署,切实保障服务对象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截止目前,无确诊或疑似病例。

一、坚持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彰显“同心战役”的民政担当。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市民政局始终把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为当前的重大政治任务和首要工作任务。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防疫举措。1月26日,下发《暂停部分民政公共服务的紧急公告》,取消相关岗位人员休假,组建了5个党员先锋队和186名党员,挺在民政防疫第一线。疫情期间,按照市委市政府“落实落实再落实、具体具体再具体、严格严格再严格”的工作基调,党员干部沉到一线,防控措施具体到人,坚持每日督导、每日巡查、每日零报告和“一人一表”登记制度,认真细致做好返岗人员健康情况报告工作,确保疫情防控无死角。

二、落实疫情防控硬核举措,筑牢“温州必胜”的民政防线。

面对民政服务机构人员密集、防疫风险高、管理难度高、社会关注高的特点,紧盯“一老一小”、救助、殡葬等民政重点领域防控。自1月26日10时起,居家养老机构暂时全面实施封闭式管理,先后关停机构2946家,通过推广使用“疫情防控小程序”,实时掌握防疫情况,全市256家在院7432名老年人实现了零感染;紧急制定殡仪馆防控方案、工作流程和新冠病毒患者遗体处置预案,自1月27日起暂停举行遗体告别仪式、办白宴,集中办丧不超过3天(含),守灵家属控制在7人以内、陪同逝者火化的家属要少于10人,市殡仪馆安全处置全省首例新冠病人遗体;及时制订《救助管理疫情防控工作指南》,通过入站人员身体检视、设置临时独立观察区域等措施强化救助接待和区域疫情管控,严格落实“三询问”、“两测体温”,即:问近2周有没有去过湖北特别是武汉、有没有发烧感冒、有没有和野生动物接触史,进门测一次体温,10分钟后再测一次体温。

截至2月7日,全市救助管理机构共救助77人,无一例感染;及时取消300多对已预约婚姻登记,常态落实涉外婚姻登记疫情管理;全市7家儿童福利机构441名服务对象和市社会福利院209名服务对象实现了零感染。

三、凝聚联防联控最大合力,展现“大爱温州”的民政温情。

全市社会组织以自己独有的专业性、服务性成为温州“重灾区”疫情防控中不可或缺的辅助和支撑力量。2月8日,紧急出台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特殊群体关爱服务“9条措施”,指导社会组织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并下发通知、倡议书、公告共9个,要求各社会组织履行好主体责任,做好对会员、工作人员和服务对象的疫情防控工作,全面实施“三个暂停、三个强化”措施(暂停近期大型会议、举办大型公众聚集性活动、举办宴会聚餐,强化自我防护、有序参与、舆论引导),全力协助当地党委政府阻击疫情,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特殊群体的宣传教育、防控排查、隔离监督、心理援助、基本生活保障等。同时,积极动员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川等在温异地商会自身防控,建立健康档案,缓解病源输入、扩散压力。指导全市640家由民政主管教育培训类社会组织签订落实“三返”承诺书。为强化红色引领,制定出台了引导社会组织党组织、党员带头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4条意见”,积极引导行业协会商会与湖北等重疫区商会沟通联系,协助政府落实人员管控。

疫情发生后,全市共有344家社会组织1.26万人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组织捐款捐物达7968万元,开展政策宣传服务达109.09万人次,协助村居排查对象达49.3万人次,在交通卡点帮助疏导和输送人员43.15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