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移风易俗工作用实招得民心
信息来源:市民政局 发布日期:2020-01-08 16:05:13 字号:

2016年以来,浙江省温州市顺应群众对移风易俗盼简办减负、盼公平公正、盼减压正风的愿望,坚持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相结合,以整治婚丧嫁娶陈规陋习为切入点,从三个方面持续推进,赢得群众广泛认可,成为民心工程、惠民工程。

一、坚持细化规定抓示范,让移风易俗的“软要求”转化为“硬约束”。以党员干部为重点,推出系列具体化的工作制度,将移风易俗作为党员干部的纪律要求。一是推行人情随礼封顶制。各县(市、区)根据实际情况,对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婚庆喜事随礼制定最高标准,从过去几千元降至现在300至500元,大幅减少群众人情负担,有效遏制攀比浪费的不良风气,群众纷纷点赞。二是推行承诺报告制。制定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规范性文件,推行婚丧事项承诺、报告、公示制度,严肃查处党员干部违规办婚丧案例,有力发挥了震慑作用。三是对丧事实施量化管理制。对殡期、花圈花篮花匾总数、酒席桌数、出殡鼓乐队规模、出殡(送殡)车辆等都作出明确规定。同时,对党员干部、公职人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乡镇(街道)、部门单位临时聘用人员划出高压线,要求一律不准赠送、收受非亲人员各类礼金,除近亲属外一律不得参加丧事守夜活动;一律不得使用公务车辆参与办丧、送殡活动。四是细化村规民约。在旧有村规民约基础上,明确婚丧事活动办理流程、具体标准,对未执行的村民罚事主家属打扫村里道路卫生2天或在山上植树20棵。

二、坚持加强服务抓源头,让移风易俗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为。从集中服务和源头治理两个方面入手,形成全社会推进移风易俗的良好局面。在喜事新办方面,引导酒店推行简约婚礼套餐制,全市100余家酒店推出3000元以下的婚宴套餐。同时,依托文化礼堂建立农村家宴中心,使其成为农村群众简办婚丧嫁娶宴席的集中服务平台。鼓励婚庆公司推出“一站式”婚庆服务,推动简约婚礼进文化礼堂、婚宴套餐进乡村活动,在全市文化礼堂举办了1200余场婚礼。在丧事简办方面,村支书、村委会主任和老年协会会长共同组成丧事改革小组,遇到老人去世,一起到丧户家慰问,与丧户签订《文明治丧承诺书》。实行“普惠型”殡葬惠民政策,城乡所有居民死亡后遗体的接运、存放、火化和骨灰寄存等基本殡葬服务费用由政府承担,基本殡葬服务补贴标准人均800元。截至目前,全市享受殡葬惠民政策25万人,惠民金额1.6亿元。实行绿色殡葬奖励机制,倡导“献一束花、植一棵树、敬一杯酒、开一个家庭追思会”等文明方式祭奠逝者,对采取海葬、树葬等生态葬法的,每例奖励3000元,全市生态葬法比例逐步提升。丧事活动推行播放哀乐、鞠躬、默哀、佩戴黑纱等文明健康的丧葬礼仪。同时,抓好源头治理,严肃整治不规范的婚丧中介机构,严厉查处婚丧用品店违规经营行为,严格取缔非法改装的婚丧事花车、礼炮车,从源头上进行控制。

三、坚持成风化人抓引导,让群众从思想观念上真正转变。重点做了三个方面工作:一是树立鲜明导向。发动市县17家主要媒体、36家网站论坛、957个微博微信传播平台,集中“点赞”移风易俗的群众,“吐槽”大操大办的不文明行为,形成褒扬新风良俗、声讨陈规陋习的氛围,让原本想改而不敢改的群众放下思想负担。二是营造社会氛围。利用全市3000多个出租车LED屏幕、430台公交车车载电视、210个公交站台以及各公共场所的宣传栏进行全覆盖宣传。组建市县两级移风易俗讲师团,深入社区、村居、文明单位开展大宣讲活动10万余场,悬挂张贴发布各类公告、宣传折页等资料110万余份。同时,将志愿服务和移风易俗工作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志愿服务组织及志愿者作用,大力宣传全市移风易俗新做法、新成效,全面凝聚起“讲文明,树新风”的共识。三是深化文明家庭创建。以家庭家风家教建设为切入点推进移风易俗,全市创建文明家庭59.8万多户,修订整理210份历史珍藏家训,近15万户家庭家训上厅堂。持续开展“我评议、我推荐身边好人”“最美温州人”和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等评选表彰活动,以事迹展播、座谈研讨、巡讲报告、文艺演出等形式,引导村民见贤思齐、崇德向善。(摘自《2019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简报》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