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救助寻亲工作引入“人脸识别”技术
发布日期:2018-03-06 11:02:06 来源:温州商报 浏览次数: 字号:[ ]

       “小妹,我就连做梦都在找你!”3月1日上午,我市救助管理站内,出现了这样感人的一幕——在瑞安务工的湖北人周家红紧紧握住妹妹周小丫的手,喜极而泣。失联5年多的周小丫,终于在救助站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通过公安部门的“人脸识别”技术得以与家人重逢。

去年12月底,我市救助管理站联合公安部门运用“人脸识别”技术帮助长期滞留在温的流浪人员寻亲。经公安人脸技术核对,截至目前,近120名长期滞留的救助人员中,已有39人核对成功。

       同一天下午,永嘉县岩坦镇东岙村村民谢宣寿将一面锦旗送至市救助管理站,感谢救助站为其找到儿媳妇王忠艳。

记者了解到,今年40岁的王忠艳,患有精神疾病,于2017年1月走失,几经辗转,最后转到市救助站站外托养机构。前不久,救助站工作人员发现一条寻亲信息照片与她很像,于是马上进行调查,经过多方联系,确定王忠艳为永嘉县岩坦镇东岙村村民谢宣寿的儿媳妇。

       市救助管理站站长夏邦体介绍,在市救助站,像王忠艳这样的长期滞留人员,还有100来人,沟通困难,信息不全,身份查找、核实难度大就是他们滞留的主要原因。

       通常情况下,工作人员会采取口音分析、电话甄别、沟通家常、观察举止等多种传统甄别手段,尽可能地挖掘受助人员姓名、年龄、家庭状况、可能的流出地及住址等信息。同时,借助全国救助寻亲网、今日头条、微信群朋友圈等网络媒介,在24小时内发布受助人员重要信息。

       2017年,该站共救助对象3360人次,购买车票资助返乡1400人次,提供医疗救治1671人次。分组护送受助人员返乡66批次,共计97人。

       “尽管如此,仍有一批长期滞留人员。工作人员煞费苦心,用尽传统寻亲方式,依然联系不到他们的家人。”夏邦体说,目前滞留在救助站内的流浪人员时间最长的已超15年。

      夏邦体介绍,周小丫的到站时间是在2012年5月。由于周小丫身体和精神状况长期不稳定,救助人员送其到托养机构治疗,待精神状况稍好后与她拉家常,引导她回忆过去的人和事,循序渐进,捕捉她只言片语中有价值的信息,并做好每个月的定期回访。

       经反复询问,救助人员知道她的姓名,确定她家大致在湖北,她无法准确表述家乡地址,也没有任何亲人的联系方式。工作人员通过采集DNA血样入库等方式帮忙寻亲,但仍未果。

       这样一晃5年过去,直到近日,通过“人脸识别”对比,终于传来喜讯,周小丫的人脸识别匹配成功。

       据悉,从去年底开始,市救助管理站积极协调公安部门,开创性地将公安“人脸识别”技术运用到救助寻亲工作。通过采集近120名滞留人员头像,“人脸识别”查出39名人员疑似户籍信息。为进一步核实、确认,市救助站工作人员通过电话问询甄别等方式,与这39名人员户籍上的派出所、街道、乡政府、村委会、救助管理站等机构一一联系核查。在查实信息后,市救助管理站积极与当地政府及滞留人员亲属联系,通知接领,安排护送,帮助他们返回家乡。截至目前,核对成功的39人中,16人已经与家人团聚,剩余人员也将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陆续踏上回家的路途。

夏邦体说,接下来,市救助站还将对接公安部门,探索更为精准高校的“人脸识别”技术,力求送更多流浪人员回家。